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素梅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室
  • 3篇护理
  • 2篇手术室护理
  • 1篇带教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抑癌基因甲基...
  • 1篇实习生
  • 1篇实习生带教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患者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切口
  • 1篇术后切口感染
  • 1篇切口
  • 1篇切口感染
  • 1篇球囊
  • 1篇球囊扩张
  • 1篇球囊扩张椎体...
  • 1篇椎体

机构

  • 5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5篇张素梅
  • 1篇魏枫
  • 1篇王朝霞
  • 1篇邵国
  • 1篇王军
  • 1篇乌云
  • 1篇李永超
  • 1篇刘燕
  • 1篇王兵东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第17届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浓度吸氧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给予腹部手术患者高浓度吸氧治疗后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切口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于医院行腹部手术患者4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2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围术期高浓度吸氧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对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2、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3+CD8+,CD4+CD45+和CD8+CD45+)]和切口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IL-6、IL-8、IL-12、IL-18和TNF-α分别为(66.32±32.21)ng/L、(67.23±43.30)ng/L、(96.24±35.23)ng/L、(185.34±48.11)ng/L和(16.58±6.46)ng/L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CD3+CD4+和CD3+CD8+分别为(699.27±166.24)细胞/μl和(415.33±173.25)细胞/μl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222例患者中切口感染9例,切口感染率为4.05%低于对照组的9.91%(22/222)(P=0.016)。结论围术期给予腹部手术患者高浓度吸氧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指标,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张素梅王军谭梅刘燕
关键词:围术期高浓度吸氧腹部手术切口感染
抑癌基因甲基化的变化、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抑癌基因甲基化导致基因沉默在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检测抑癌基因PTEN、RASSFlA、DAPK、RARβ2在结节性甲状腺疾病外周血中的DNA甲基化以及mRNA表达状态,并分析这4个抑癌...
魏枫王朝霞乌云李永超张素梅邵国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疾病外周血抑癌基因基因甲基化甲状腺癌
一例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手术室护理
王兵东张素梅
手术室细节护理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的临床作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运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患者所起到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60例手术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于不同治疗效果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对比分析。结果:对全部的试验对象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在护理人员配合度、消毒麻醉、器械准备与仪器设备的管理上,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要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能够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在护理人员形象、护理安全的质量评分以及职业素养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要高,同时在护理风险上也比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张素梅
关键词:细节护理护理风险
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现状及其改善策略
2020年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现状及其改善策略。方法应用护理医学调研分析法,对2019年9月-2020年1月在该院实习的40名带教护生相关资料进行随机对照分析,依据实习带教中教学模式不同,将这些带教团队分为临床护理路径教学组(研究组,n=20)和常规教学组(常规组,n=20),并对两组带教现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常规组和研究组在教学目的、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创新效果评定中数值对比分别为(78.5±2.2)分和(90.5±2.4)分、(79.0±1.2)分和(96.2±1.5)分、(73.6±3.5)分和(96.5±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研究组在带教策略、带教模式、带教综合水平上数值对比分别为(76.9±2.5)分和(94.1±3.2)分、(78.3±3.5)分和(96.1±3.7)分、(77.8±0.3)分和(95.4±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研究组在合格人数、合格率上数值对比分别为12和20、合格率为60.00%(12/20)、100.00%(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中面临教学评定结果不一、带教老师教学质量高低不等、实习单位满意度结果差异显著等问题。基于此,在改善策略上通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教学加以解决,具有极好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张素梅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带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