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梅
-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尘肺病患者外周血维生素D与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了解尘肺病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维生素D与炎症因子、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名老年男性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182名尘肺病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维生素D水平;同时分析研究组维生素D水平、尘肺病期别与炎症因子、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182名尘肺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人员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平均25(OH)D水平为(21.55±9.51)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16±8.12)ng/mL(P<0.01)。182名尘肺病患者的炎症因子,包括白介素2受体(IL-2R)、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随着尘肺病期别的升高而升高(P<0.05);IL-6在维生素D充足组最低(P<0.05),IL-8、PCT及CRP随着25(OH)D水平的升高逐渐降低(P<0.05);壹期尘肺病患者CD4/CD8值高于贰、叁期患者(P<0.05),CD4+T细胞、L/CD45随着尘肺分期的升高而降低(P<0.05);随着25(OH)D水平的升高,CD4+T细胞占比、L/CD45逐渐升高,而CD8+T细胞逐渐下降;25(OH)D与CRP水平呈弱的负相关(r=-0.191,P<0.05),25(OH)D与IL-10、CD4/CD8值、L/CD45呈弱的正相关(r=0.299、0.176、0.257,P<0.05)。结论尘肺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率较高,尘肺病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及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
- 谢良斌曹艳梅闵春燕
- 关键词:尘肺病维生素D炎症因子淋巴细胞亚群
- 苏州地区不同年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不同年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加强临床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认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10日—3月27日、2022年2月13日—3月17日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初筛和复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均呈阳性,且经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核酸转阴情况,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案等信息,分析不同年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差异。结果:2020年医院共收治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100例,其感染毒株均为原始株;2022年医院共收治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142例,其感染毒株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原始株感染者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在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转阴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临床分型和疫苗接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2020年和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葡萄糖、尿素、肌酐、肌红蛋白等指标的分布经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其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咳痰、胸闷等临床表现的发生率经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此外,2020年和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中药、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激素、维生素B6、胸腺法新/胸腺肽等药物治疗,以及氧疗、俯卧位通气等方面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原始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的感染在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和相关实验室指标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面对此种差异临床应加强认识,并对照相关指南开展针对性治疗。
- 赵益鸣曹艳梅蒋欣宇胡茜张建平沈兴华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 MRI增强扫描后致尿钆升高一例及钆毒性文献复习
- 2022年
- 报告1例因MRI增强扫描静脉注射钆对比剂(gadolinium-based contrast agent,GBCA)后出现尿钆升高的个案。该病例静注GBCA约6 h后出现手、面部发麻,逐渐表现为全身不适,临床症状以头痛为主,后出现内脏器官灼痛、颈部皮肤紧缩感等。患者在接触GBCA 4个月后查24 h尿钆为0.097μg/g(肌酐校正),高于美国标准[正常值范围≤0.019μg/g(肌酐校正)]上限值5倍。予以依地酸钠钙1 g/d静脉滴注驱钆治疗,驱3 d停4 d为一疗程,共驱钆三个疗程,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同时结合文献复习,对钆毒性相关疾病进行了系统介绍,提示应重视对钆毒性相关疾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曹艳梅周蜜刘杰
- 关键词:毒性依地酸钠钙
- 职业性铅超标对人群健康效应的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职业性铅超标对人群的健康效应。 方法 于2011年1月至2018年5月,收集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职业病科收治的铅中毒的住院患者114例。按照铅超体组与对照组1∶4选择样本,同时以性别、年龄为匹配进行分组。铅超标组:职业性血铅或尿铅超标的住院患者84例;对照组:不接触任何有毒有害物质的健康体检人员336例。 结果 铅超标组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为铅超标组低于对照组,而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超标组谷草转氨酶、葡萄糖、尿素氮高于对照组,而肌酐为铅超标组低于对照组(P<0.05)。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为铅超标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超标组的心电图、脾脏B超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超标组的肝脏B超及胆囊B超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铅超标不仅对红细胞相关指标具有明显影响,提示铅超标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 曹艳梅孔玉林刘杰
- 关键词:铅红细胞心功能肝功能
- 1例急性苯胺中毒临床救治体会被引量:4
- 2020年
- 对1例职业性急性苯胺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及病情转归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职业性急性苯胺中毒患者的解毒及发生溶血性贫血后的临床救治措施。
- 曹艳梅周鑫闵春燕孔玉林刘杰
- 关键词:苯胺中毒溶血性贫血临床救治
- 国防施工尘肺患者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相关性的研究
-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国防施工尘肺患者维生素D水平,分析维生素D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对苏州市1971~1974年参加某空军部队从事采掘作业经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尘肺诊断组诊断为尘肺的85名住院患者进行25(OH)D及相关...
- 曹艳梅闵春燕孔玉林刘杰
- 关键词:尘肺维生素D
- 国防施工尘肺患者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相关指标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对苏州市1971—1974年参加某空军部队从事采掘作业并诊断为尘肺的85例患者进行25-(OH)D及相关指标的检测。85例尘肺患者25-(OH)D平均水平为(28.60±6.05)ng/ml,58.8%的患者25-(OH)D不足(<30 ng/ml)。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球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免疫球蛋白A、降钙素原呈正相关(r=0.238、0.228、0.254、0.237,P<0.05),而血清25-(OH)D水平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呈负相关(r=-0.269,P<0.05)。提示国防施工尘肺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与多种指标具有相关性。
- 曹艳梅闵春燕孔玉林刘杰
- 关键词:尘肺维生素D
- 职业性接触低浓度苯类物质的人群健康效应研究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职业性接触低浓度苯类物质对人群的健康效应。方法于2014年1—12月,对苏州市工业园区71家企业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浓度进行监测,对接触苯类物质的764名员工(接触组)和相应企业不接触苯类物质的4409名员工(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健康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3家企业共6个定点监测苯类物质监测浓度超标,对照组工作岗位苯类物浓度均低于检出限值。接触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中间细胞计数、中间细胞百分比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血小板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红细胞压积、淋巴细胞计数、中间细胞百分比下降人数占比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谷丙转氨酶、尿素氮水平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升高人数占比较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尿蛋白、尿糖、尿红细胞阳性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心电图、肝肾B超异常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火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接触组出现中间细胞百分比增高、尿素氮升高、尿蛋白阳性、尿红细胞阳性的OR值分别为1.689、3.291、3.163、1.743。结论职业性接触低浓度苯类物质对人群的血液系统、肝肾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职业健康监护。
- 曹艳梅高为民刘杰
- 关键词:苯血液系统肝肾功能
- 职业性铅超标对人群健康效应的研究
- 目的 探讨职业性铅超标对人群的健康效应。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5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职业病科收治的职业性铅接触的住院患者。以性别、年龄为匹配进行分组。
- 曹艳梅刘杰
- 关键词:铅红细胞肝肾功能心功能
- 硫酸二甲酯致皮肤和眼部损伤一例
- 2020年
- 硫酸二甲酯是无色、略带葱头味的油状可燃液体,挥发性强,密度大于空气,难溶于水,但在碱液中会迅速水解,具有高毒性和高腐蚀性,目前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燃料、香料、芳香烃抽取溶剂等行业[1]。职业中毒常发生于设备泄露或爆炸、运输装卸过程中容器破损和清洗检修带有残液的设备[2]。硫酸二甲酯中毒时受损的主要是呼吸系统。
- 曹艳梅周鑫闵春燕孔玉林刘杰
- 关键词:眼部损伤硫酸二甲酯职业中毒可燃液体芳香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