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啸
- 作品数:38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魔芋甘露寡糖对高脂饮食诱导高脂血症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的改善作用
- 2025年
- 目的:研究魔芋甘露寡糖(konjac mannan oligosaccharides,KMOS)对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紊乱的调节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KMOS干预高脂血症小鼠12周,观察小鼠体质量和血清脂质变化、肝脏和脂肪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同时测定肝脏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SREB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脂质代谢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KMOS(1200 mg/kg)干预可有效降低高脂膳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体质量增量(26.8%),和高脂饮食组相比,可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4.5%、22.4%和51.8%),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29.3%),有效改善肝脏和附睾脂肪的组织形态,激活肝脏AMPK/SREBP1/PPARα信号通路,提高肝脏内脂质代谢。结论:KMOS具有作为抗高脂血症功能性食品配料的潜力,为其作为抗高脂血症的功能性食品配料提供科学依据。
- 花朋朋李延啸栗君谊闫巧娟刘海杰江正强
- 关键词:高脂血症脂质代谢分子机制
- 魔芋甘露寡糖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 2023年
- 魔芋甘露寡糖(konjac mannan oligosaccharides,KMOS)具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功能活性,但目前尚缺乏其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面的研究。采用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饲喂ApoE^(-/-)小鼠14周,建立AS模型,探究KMOS干预后小鼠主动脉脂质堆积和血清脂质、炎症因子等的变化,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KMOS对于AS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KMOS干预显著抑制了HFD诱导引起的ApoE^(-/-)小鼠体质量和肝脏质量的增加,主动脉窦的斑块病变面积比和总面积较HFD组分别降低57.4%和57.9%;血清中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21.1%和31.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了63.0%,AS小鼠肝脏脂质堆积情况明显改善;与AS模型组相比,KMOS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含量显著降低,肝脏胆固醇逆向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提高;此外,KMOS抑制了HFD诱导引起的ApoE^(-/-)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增加了g_norank_f_Lachnospiraceae、g_Alistipes、g_norank_f_Ruminococcaceae的相对丰度;同时,KMOS可以增加小鼠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促进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以抑制小鼠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因此,KMOS可能通过调节胆固醇代谢和肠道菌群,抑制HFD诱导的ApoE^(-/-)小鼠AS的发展,研究结果旨在为KMOS相关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栗君谊甄红敏李延啸王楠楠杨绍青江正强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肠道菌群胆固醇代谢炎症因子
- 北风类芽孢杆菌木葡聚糖酶的表达、性质及在苹果渣木葡寡糖制备中的应用
- 2025年
- 苹果渣含有丰富的木葡聚糖,是制备具有多种功能活性的木葡寡糖的优良原料,利用新型木葡聚糖酶水解苹果渣有望实现其高值利用。本研究将北风类芽孢杆菌来源的GH74家族木葡聚糖酶基因(PbXEG74B)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异源表达,对其酶学性质进行表征,进而利用该酶水解苹果渣制备木葡寡糖。结果表明:木葡聚糖酶(Pb XEG74B)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为18.0 U/mL。该酶最适pH为5.5,最适温度为55℃,在pH4.5~8.5和40℃以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酶水解木葡聚糖主要产生聚合度2~9的寡糖。在最适条件下,利用Pb XEG74B水解低共熔溶剂预处理的苹果渣能够制得聚合度2~9的木葡寡糖,得率为2.79 g/100 g苹果渣,其中聚合度2~4、5~6和7~9的寡糖占比分别为67.0%、11.5%和21.5%。木葡聚糖酶(Pb XEG74B)的酶学性质和水解特性优异,在木葡寡糖制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为苹果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 田嘉欣杨行赵玉琪闫巧娟李延啸江正强
- 关键词:苹果渣
- 蛋白质AxMan113A作为β-甘露聚糖酶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公开了蛋白质AxMan113A作为β‑甘露聚糖酶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蛋白质AxMan113A,为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或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蛋白质。实验证明,蛋白质AxMan...
- 江正强李延啸闫巧娟游鑫杨绍青
- 米黑根毛霉甘露聚糖酶的定向进化、高效表达与应用被引量:4
- 2022年
- 为提高米黑根毛霉甘露聚糖酶(RmMan5A)对魔芋粉的水解效率,利用定向进化技术对该酶进行分子改造,经两轮筛选获得了一个对甘露聚糖酶催化效率显著提升的突变体(RmMan5AM2)。该突变体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65℃,较野生型甘露聚糖酶提高了10℃。该突变体继承了野生型甘露聚糖酶的高比酶活力,对槐豆胶的比酶活力达10371.4 U/mg。在最适条件下,该突变体对槐豆胶、魔芋粉和瓜尔胶的催化效率分别提高了37.4%、28.9%和34.4%。进一步将该突变体在毕赤酵母中进行高效表达,经过156 h高密度发酵,发酵液胞外酶活力达176000 U/mL,是目前产甘露聚糖酶的最高水平。利用该突变体水解魔芋粉成功制备魔芋甘露寡糖,产物主要为聚合度2~6的甘露寡糖(相对峰面积>85%),总得率为88.5%。该突变体具有优良的酶学性质,对魔芋粉的水解效率显著提升,在魔芋甘露寡糖的酶法制备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李延啸马俊文闫巧娟武建张伟江正强
- 关键词:甘露聚糖酶定向进化
- 一种制备甘露糖异构酶的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甘露糖异构酶的方法,利用了一种来源于耐盐嗜热裂孢菌的甘露糖异构酶的编码基因。该甘露糖异构酶的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60℃,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可催化果糖转化生成甘露糖,转化率约31...
- 江正强华晓晗李延啸闫巧娟王灵刘海杰
- 一种β-甘露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及在制备部分水解甘露聚糖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甘露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及在制备部分水解甘露聚糖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β‑甘露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rMan26基因导入生物细胞中,培养所得重组细胞使rMan26基因得到表达,得到具...
- 江正强闫巧娟王楠楠李延啸马俊文温永平
- 文献传递
- 产黄青霉β-甘露聚糖酶的高效表达、性质及应用被引量:9
- 2021年
- 将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PcMan26A)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经高密度发酵,发酵液酶活力达25200 U/mL。该酶属于GH26家族,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BS 513.88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同源性最高(67.8%),是一个新型β-甘露聚糖酶。PcMan26A的最适催化条件为pH 6.0和50℃,在pH 4.0~8.0和45℃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酶对魔芋粉具有最高的比活力,为3581.0 U/mg。进一步利用该酶水解魔芋粉得到魔芋甘露寡糖,产品得率为86.2%;经分析,其主要组分为聚合度大于4的甘露寡糖。该β-甘露聚糖酶适用于生产魔芋甘露寡糖,为魔芋甘露寡糖的酶法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甄红敏华晓晗马俊文温永平李延啸闫巧娟江正强
- 关键词:产黄青霉Β-甘露聚糖酶毕赤酵母魔芋粉甘露寡糖
- 一种微孢根霉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孢根霉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构建出β‑甘露聚糖酶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实现了该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高效表达。RmMan134A的酶学性质优异,其最适pH为5.0,其最适温度为50℃。...
- 江正强李延啸李斌闫巧娟游鑫杨绍青
- 文献传递
- 植物乳杆菌单宁酶的定向进化及应用
- 2024年
- 通过对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lantarum)单宁酶(Lptan1)的定向进化可提高其热稳定性和比酶活,进一步研究正向突变体(mLptan1)对绿茶茶汤中酯类儿茶素的降解效果。通过易错PCR构建Lptan1的突变文库,采用高通量筛选耐热性和比酶活提高的突变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评价其在水解绿茶中酯类儿茶素方面的应用。筛选得到一个mLptan1,其最适反应温度(45℃)比Lptan1(40℃)提高了5℃。比酶活(425.6 U/mg)是Lptan1(312.3 U/mg)的1.36倍。将mLptan1应用于绿茶茶汤,在加酶量1 U/mL和最适反应温度下水解120 min,茶汤中酯类儿茶素降解率达85%,而Lptan1降解率仅为65%。结果表明,定向进化明显提高了Lptan1的最适反应温度和茶汤中酯类儿茶素的降解率,在茶类饮料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马志远江正强李延啸李延啸闫巧娟
-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单宁酶定向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