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彬

作品数:14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心肌梗死后
  • 4篇死后
  • 4篇梗死
  • 3篇炎症
  • 3篇食管
  • 3篇细胞
  • 2篇多糖
  • 2篇氧化应激
  • 2篇脂多糖
  • 2篇脂多糖诱导
  • 2篇食管鳞癌
  • 2篇碎石
  • 2篇碎石术
  • 2篇脓毒
  • 2篇鳞癌
  • 2篇结石
  • 2篇化疗
  • 2篇放化疗

机构

  • 14篇武汉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安阳市肿瘤医...

作者

  • 14篇李彬
  • 5篇蒋学俊
  • 4篇杨嗣星
  • 3篇陈永顺
  • 2篇文英
  • 1篇熊云鹤
  • 1篇夏豪
  • 1篇王晞
  • 1篇廖文彪
  • 1篇孟令超
  • 1篇宋超
  • 1篇黄从新
  • 1篇唐艳红
  • 1篇贺轶宇
  • 1篇刘克俭

传媒

  • 4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肪干细胞与膨体聚四氟乙烯管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尿液流出道行犬尿流改道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在体外构建形成具有良好抗尿液渗漏性能的组织工程管,能够显著降低各类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目的:应用脂肪干细胞与膨体聚四氟乙烯管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尿液流出道,尝试用于犬尿流改道手术,评估其可行性。方法:实验组取4只雌性比格犬,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在体外向尿路上皮细胞定向诱导分化14 d,将诱导分化后的细胞种植于膨体聚四氟乙烯工程管内表面,构成组织工程尿流改道装置;切除犬膀胱组织(仅保留三角区1.0 cm×1.0 cm组织),将组织工程尿流改道装置两端分别与三角区、腹壁造口吻合,完成尿流改道手术,术后1,2,4,8周取材。对照组2只犬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工程管完成尿流改道手术,术后8周取材。动物实验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证号为WDRM动(福)第20180810号。结果与结论:(1)两组植入的组织工程尿流改道装置均与腹壁或肠壁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实验组2只犬存在轻度肾积水,无尿外渗、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1只犬形成严重的尿瘘,术后7周死亡,另1只组织工程流出道被结石包裹,长满结石;(2)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流出道内腔在术后1周后开始出现连续生长的薄层上皮细胞,细胞间连接较松散;术后2周细胞间连接开始变得致密,上皮细胞数量增多;术后4周开始细胞出现堆积、增厚,逐步变为多层结构;术后8周上皮层已经覆盖整个管腔,并可见新生血管生成;(3)结果表明,脂肪干细胞向尿路上皮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后与膨体聚四氟乙烯共同构建组织工程尿液流出道,在比格犬体内进行尿流改道是可行的,流出道内腔可形成具有紧密连接的尿路上皮层,具备引流尿液、防止尿外渗的功能。
刘俊炜杨嗣星熊云鹤宋超廖文彪孟令超李德宋钱林何子奇李彬
关键词:膨体聚四氟乙烯脂肪干细胞尿路上皮细胞尿流改道
秋水仙碱对心肌梗死后大鼠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秋水仙碱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预后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心肌梗死+空白溶剂(MI)组、心肌梗死+秋水仙碱灌胃治疗(MI+Col/i.g)组及心肌梗死+秋水仙碱心肌内注射(MI+Col/i.m)组,每组10只。记录大鼠体质量及死亡情况,干预28天后取材,采集大鼠超声心动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肝、肾功能指标。取心脏组织,行Masson染色,光镜下分析心肌纤维化程度。结果秋水仙碱治疗未能显著提升大鼠MI后28天内生存率。但与MI组比较,MI+Col/i.g组及MI+Col/i.m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P<0.05),抑制MI后心肌纤维化,改善MI大鼠心功能(P<0.001),且均未造成与之相关的肝肾功能损伤,且MI+Col/i.m组体质量较MI+Col/i.g组显著增长(P<0.001)。结论秋水仙碱口服及心肌内注射治疗MI大鼠安全可行,能显著改善MI大鼠心功能,且心肌内注射相较于口服能大幅提升大鼠对药物的耐受性。
陈广李彬文英蒋学俊
关键词:心肌梗死秋水仙碱炎症心肌纤维化
^(18)F-FDG PET/CT评估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近期疗效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新辅助放化疗可改善患者生存,常用于晚期食管鳞癌的治疗,但部分患者无法从新辅助放化疗中获益。因此,早期准确、无创评估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有重要意义。目前,评估新辅助放化疗近期疗效的方法尚未达成共识。^(18)F-FDG PET/CT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可评估食管鳞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残余和远处转移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本文就^(18)F-FDG PET/CT评估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近期疗效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彬时振国高丽娟陈永顺
关键词: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近期疗效
鞣花酸灌胃对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心功能不全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鞣花酸(E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所致心功能不全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将32只C57BL/6小鼠分为4组:对照Control(Con)组(n=8),LPS组(n=8),20EA(20 mg/kg)组(n=8),40EA(40 mg/kg)组(n=8)。20EA及40EA组用EA灌胃14 d后腹腔注射10 mg/kg LPS,Con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超声心动图评测心功能,分析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生化法检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血清水平。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E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改善LPS诱导的心脏的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生化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SOD血清水平下降,MDA、CK-MB及LDH血清水平升高,EA可呈剂量依赖性上调SOD,下调MDA、CK-MB及LDH的血清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显示EA预处理可上调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以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水平。结论EA可有效改善LPS诱导的心功能不全,可能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水平及上调Nrf2/HO-1水平发挥作用。
刘江文王凤媛李彬杨双吴浩亮唐艳红王晞黄从新
关键词:鞣花酸脓毒症氧化应激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疗法运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改善心肌供血药物和抗栓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疗程均为14d。主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血脂变化。结果两组心绞痛症状均有所缓解,且试验组较对照组症状缓解明显(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电图表现均有改善,且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均有改善,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减轻患者心绞痛的症状,改善血脂等指标,较单用西药为优。
刘克俭夏豪李彬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结合疗法苦碟子注射液血脂
紫檀芪在草酸诱导HK-2细胞内质网应激和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紫檀芪在草酸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的作用。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取HK-2细胞分为对照组(基础培养基培养)、草酸组(含4 mmol/L草酸的基础培养基培养)、紫檀芪干预组(含草酸4 mmol/L+紫檀芪5、10、20μmol/L的混合培养基共同培养),3组细胞培养12 h后进行如下实验。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检测乳酸脱氢酶及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还原型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过氧化氢酶、总抗氧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内ATF6、GRP78、DDIT3、caspase12和裂解的caspase3/9的蛋白表达情况。3组在进行下述实验时,紫檀芪干预组中仅用紫檀芪浓度10μmol/L:检测线粒体膜电位、caspase3酶活性、细胞凋亡率、活性氧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ATF6、GRP78、DDIT3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CCK-8实验和及乳酸脱氢酶检测结果显示,草酸组较对照组的细胞活力[(45.6±3.1)%与100.0%,P<0.001]明显下降,乳酸脱氢酶[(330.2±11.1)U/L与(92.6±6.7)U/L,P<0.001]明显上升;紫檀芪干预组(5、10、20μmol/L)的细胞活力[(57.2±1.7)%、(67.2±3.4)%、(78.9±1.8)%]较草酸组均明显上升(均P<0.05),乳酸脱氢酶[(288.1±4.3)U/L、(260.9±5.5)U/L、(202.6±10.2)U/L]较草酸组均明显下降(均P<0.05)。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总抗氧能力五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的细胞损伤状态与CCK-8和乳酸脱氢酶实验结果一致。活性氧检测结果显示,草酸组较对照组的活性氧水平(76.3±4.9与6.2±1.7,P<0.01)明显上升;紫檀芪干预组(10μmol/L)的活性氧水平(39.5±5.4)较草酸组明显下降(P<0.01),流式细胞术和caspase3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3组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的上升趋势与活性氧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显示,草酸组较对照组的线粒体膜电位(0.76±0.15与7.84±0.26,P<0.01)明显下降,紫檀芪�
宋钱林何子奇李彬刘俊炜刘浪杨嗣星
关键词:草酸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
可注射水凝胶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心肌内注射海藻酸盐水凝胶(AH)对心肌梗死(MI)后室性心律失常(VAs)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6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ham组)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MI组结扎LAD并心肌内注射生理盐水,AH组结扎LAD并心肌内注射AH。术后8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体电生理实验。取心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以软件计算瘢痕厚度、梗死面积、胶原体积分数(CVF)、心肌细胞横截面积(CSA)。以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法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结构重构和电重构相关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结果AH组较MI组动作电位复极50%时程、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和逐搏变异率升高程度降低(P均<0.05),VAs诱发率降低;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显著减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显著升高(P均<0.0001);瘢痕厚度增加,梗死面积和CVF显著减小(P均<0.01);心肌细胞CSA和内径减小(P均<0.001);结构重构相关蛋白(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心房钠尿肽、脑钠肽)的蛋白和mRNA水平下降(P均<0.05);电压门控的瞬时外向钾通道蛋白亚基Kv4.2、Kv4.3、Kv1.5、Kv2.1,缝隙连接蛋白43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均<0.05),L型钙通道亚基Cav1.2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结论心肌内注射AH可通过抑制心肌结构重构和电重构来预防MI后的VAs。
周佳妮李彬周易蒋学俊
关键词: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电重构
水凝胶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脏生物力学重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发生使得心脏整体生物力学重构,这种改变是患者进入心肌梗死后终末期心力衰竭的重要机制。因此,针对心肌梗死后心脏力学环境改变的治疗是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的新思路,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可以改善病变后的心脏力学环境。现对近年来针对水凝胶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
李彬蒋学俊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弹性模量水凝胶
pN_(+)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R0切除术后放化疗与化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pN+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R0切除术后放化疗较化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R0切除的pN+ESCC患者病理资料。依据术后辅助治疗方法分为放化疗组(n=41)和化疗组(n=58)。主要观察指标为无瘤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99例患者中位DFS和OS分别为20.0个月、28.0个月,1、3年DFS率分别为60.8%、34.5%,1、3年OS率分别为83.5%、40.2%。其中放化疗组和化疗组患者中位DFS分别为39.0个月、10.0个月,1、3年DFS率分别为79.4%vs.48.3%、57.3%vs.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27,P<0.001);放化疗组中位OS未达到,化疗组为21.0个月,放化疗组和化疗组1、3年OS率分别为92.1%vs.75.9%、60.8%vs.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N分期(HR=0.58,95%CI为0.34~0.97,P=0.038)、神经侵犯(HR=1.88,95%CI为1.11~3.20,P=0.020)、辅助治疗方法(HR=0.37,95%CI为0.21~0.67,P<0.001)均为pN+ESCC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辅助治疗方法(HR=0.33,95%CI为0.17~0.66,P=0.001)是pN+ESC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N分期(HR=0.54,95%CI为0.30~0.97,P=0.038)和辅助治疗方法(HR=0.38,95%CI为0.21~0.69,P=0.001)均为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辅助治疗方法(HR=0.34,95%CI为0.17~0.69,P=0.003)为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放化疗组和化疗组患者辅助治疗期间,白细胞减少[65.85%(27/41)vs.31.03%(18/58),χ^(2)=11.75,P=0.001]、血小板减少[29.27%(12/41)vs.10.34%(6/58),χ^(2)=5.78,P=0.016]、放射性食管炎[21.95%(9/41)vs.0(0/58),χ^(2)=11.48,P=0.001]、放射性肺炎[21.95%(9/41)vs.0(0/58),χ^(2)=11.48,P=0.001]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化疗较化疗可明显改善pN+ESCC R0切除患者DFS及OS,且不良反�
夏玲玲陈永顺李彬宁婷婷张蔡羽天
关键词:化放疗
上尿路结石手术中肾盂内压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1年
上尿路结石手术中为了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及冲出碎石,通常需要保持一定的液体灌注流量及灌注压力。然而,过大流量的液体灌注会产生过高的肾盂内压,必然会引起较多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本文就上尿路结石手术中影响肾盂内压的因素以及手术中如何监测肾盂内压并调控液体的流量以降低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而提高上尿路结石手术的安全性进行综述。
李彬杨嗣星
关键词:尿路结石碎石术肾盂内压脓毒血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