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作品数:22 被引量:203 H指数:7 供职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机械工程 更多>>
基于神经网络分位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异常识别方法 2025年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点多面广,缺乏科学规范的运维管理体系,同时可用数据匮乏,难以准确识别由气象波动干扰导致的光伏设备异常.针对分布式光伏的运维现状和数据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分位数回归(QRNN)的光伏发电功率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分析晴天的太阳辐照度特性,利用晴朗日筛选方法排除阴雨天气的干扰影响;然后对不同电站的出力相关性进行分析,以获取出力相关性高的光伏电站作为横向参考;再将待测电站在不同晴朗日的出力曲线进行纵向对比,排除天气与环境条件等干扰因素.将排除干扰的计量出力有功功率数据输入QRNN模型,得到光伏正常有功功率出力区间,以正常出力区间的功率阈值识别光伏发电功率的异常.对某实际光伏系统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排除气象因素的干扰,准确识别出存在故障的光伏系统,推动分布式光伏的精细化运维. 王晓倩 周羽生 毛源军 李彬 周文晴 苏盛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 基于图像处理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2017年 输电线路覆冰已成为危害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对线路覆冰厚度进行实时检测能有效地预防严重覆冰灾害。首先通过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形态学处理、边缘检测等步骤识别出输电导线的边缘,然后通过Hough变换进行直线检测,提取出边缘直线,最后利用图像像素与导线实际直径的比例求出覆冰厚度。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出来的覆冰厚度与实际测量值误差极小,对输电线路防冰除冰有重要意义。 徐恒 彭曙蓉 毛亚珍 李彬关键词:图像处理 输电线路 基于传递熵密度聚类的用户窃电识别方法 被引量:22 2022年 在配电线路/台区中,接入用户的用电量与线损电量间存在因果关系,正常用户电量变化对线损电量的影响有限,而窃电用户的用电量对线损电量的影响异于正常用户。传递熵能衡量变量间的信息传递,是评价因果性的重要指标。该文提出基于传递熵密度聚类的用户窃电识别方法。首先运用传递熵指向性筛选出对线路/台区线损电量因果关联较强的用户;然后构建其与线损电量的传递熵模型,计算不同时长的用户用电量对线损电量的传递熵值,以衡量其信息传递量;再结合密度聚类算法,将传递熵曲线偏离正常用户类簇的识别为与线损有强因果性的窃电用户。最后,基于已查证的高损台区和长距离配电线路实际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刘康 李彬 薛阳 杨艺宁 徐英辉 刘爱国 苏盛关键词:窃电 因果关联 线损电量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屋顶光伏潜力评估 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现有研究多局限于采用卫星遥感图像或地理信息等单一数据源难以准确反应城市屋顶光伏潜力的问题,考虑阴影效应、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城市屋顶光伏提升方法,所提方法主要包括屋顶信息提取、区域建筑阴影计算和光伏发电潜力计算3个环节,在各环节的分析中引入大量卫星遥感图像、地理信息数据、气象等数据,极大提升了城市光伏潜力评估的准确性。最后以长沙市为例进行方法的应用,评估结果表明长沙市城市屋顶光伏的发电潜力为14480.4 GWh,具备较大的开发潜力。 彭曙蓉 王娜 李彬 钟佩军 苏盛 蒙文川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卫星遥感图像 多源信息融合 数据驱动的用户无功补偿装置远程故障感知 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部分用户不能及时发现自身无功补偿装置的故障异常、降低用电能效和抬高用能成本的问题,提出数据驱动的用户无功补偿装置远程故障感知方法。该方法基于用户日用电模式会在有限的生产经营状态间切换的假设,利用无功补偿装置故障异常时用户侧功率因数降低、从电网吸收无功升高的特点,选取计量数据中的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作为特征量感知故障。采用正常运行时用户的历史计量数据构建正常样本库。同一生产经营状态下,无功补偿装置正常运行和故障异常时用户的无功及功率因数分布存在差异。采用近邻传播聚类对检测样本与正常样本库进行聚类,若检测样本产生单独类簇,即可判断当日存在无功补偿装置故障。基于实际发生的无功补偿装置故障用户计量数据的测试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翟中祥 刘翔斌 蒙文川 魏梅芳 李彬 苏盛关键词:功率因数 无功补偿 近邻传播聚类 基于不同控制策略的单相PWM整流系统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传统的普通二极管的不可控整流,以及晶闸管半控整流电路所带来的大量谐波污染、网侧功率因数低下等问题,为有效提高整流效果及避免谐波污染,提出了有效的控制策略实现对单相PWM整流器的高性能控制。首先分析了单相PWM整流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其次对均方根、瞬时无功理论等相关算法以及PI控制器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对间接电流控制策略、三角波比较控制策略、滞环控制策略在作用原理上进行详尽阐述。针对不同控制策略给出了相应的Matlab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通过仿真验证所提的控制策略整流系统具有网侧高功率因数运行、网侧电流正弦化、快速动态响应的优点。仿真结果对比了不同控制策略整流效果的差异性,并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许福鹿 韩梁 石亮缘 李彬关键词:PWM整流 功率因数 控制策略 SIMULINK 基于滑动窗双边CUSUM算法的风电爬坡事件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新能源并网进程的推进,风电装机规模逐年扩大。受区域内天气变化影响,风机出力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特征对电网的威胁亦越发显著。极端天气所引发的风电出力异常爬坡事件,易导致电网功率失衡,对电力系统机组调度、源荷平衡造成了极大压力。合理的风电爬坡事件检测以及精准的风电功率预测能为风电场运维及电力系统调度提供先验指导,有力缓解风电不确定性带来的危害。首先讨论了目前主流风电爬坡事件定义的盲点,分类并分析了3种风电爬坡场景的功率变化特性,据此提出基于滑动窗双边累计和(cumulative sum, CUSUM)算法的风电爬坡事件检测方法,提取时序耦合信息,捕捉短时间窗口内风电功率数据的异常波动,提高风电爬坡事件检测精度。其次,采用贝叶斯优化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最优化模型超参数,提高模型对于爬坡事件发生时风机出力的预测性能。进一步应用所提风电爬坡事件检测方法,对模型预测区间内的风电爬坡事件进行检测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冯萧飞 刘韬文 李彬 苏盛关键词:滑动窗 CUSUM算法 基于时序关联特性的错误接线漏电用户定位方法 被引量:5 2023年 针对用户零线、地线错误接线故障引起的台区剩余电流超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投运率低和漏电事故频发的问题,提出基于时序关联特性的错误接线漏电用户定位方法。接入用户的负荷电流与台区剩余电流存在因果关系,正常用户的影响有限,而异常用户负荷电流主导台区剩余电流变化。首先,运用Apriori算法挖掘出错误接线时台区剩余电流和故障用户负荷电流呈强关联特性;然后,进一步构造台区剩余电流与各用户负荷电流的自适应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可疑用户变量;再结合可疑用户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绝对值大小,可快速识别与台区剩余电流大幅异动有强关联特性的错误接线漏电用户;最后,基于真型配电网实验室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周凯欣 冯萧飞 苏盛 李彬关键词:剩余电流 错误接线 APRIORI算法 基于GRU-贝叶斯的分布式光伏功率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3 2024年 为有效识别分布式光伏故障系统,提出一种基于GRU-贝叶斯神经网络的分布式光伏功率异常检测方法。首先,选取晴天为检测场景,降低天气因素的干扰;然后,引入灰色绝对关联度算法,利用同地区光伏系统出力的相似性,筛除不合格光伏出力数据,构建光伏用户正常的光伏出力数据集。使用GRU-贝叶斯神经网络训练得到用户正常的光伏功率区间再进行检测。最后,用实际数据进行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王耀龙 吴裕宙 刘韵艺 李彬 苏盛关键词:分布式发电 贝叶斯神经网络 异常检测 灰色关联分析 低压台区用户表前分支线漏电故障定位方法 2025年 针对低压台区表前漏电位置隐蔽性高,传统人工排查方式依赖于运维人员经验水平、间歇性漏电定位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压台区用户表前分支线漏电定位方法。首先基于电气先验知识,构建表前漏电物理模型分析漏电前后用户最短路径虚拟阻抗变化机理特征,建立台区用户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求解用户时序虚拟阻抗矩阵,将其按列展平后作为后续模型输入。其次,建立邻近和全局关联对称相对熵模型,采用分段聚合法改进模型计算输出形式,将表前漏电用户定位问题转化为时间序列异常检测问题。在传统重构损失函数中引入最小最大化对抗优化机制,提高模型对于单一关联特征的提取能力,进一步放大正常与表前漏电用户的特征差异。结合对称相对熵协同重构误差异常评分机制,将超出阈值分数的用户划归为异常用户。搭建IEEE欧洲低压馈线系统,仿真多种漏电场景获得充足训练样本后对模型进行最优调参和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检测性能较同类算法更优。最后,在考虑台区存在停电/空载用户特殊场景以及电表量测误差、电磁干扰等影响因素下,模型表现出较高的抗干扰性,并在真实台区测试中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泛用性。 陈磊 苏华锋 苏盛 冯萧飞 李彬关键词:低压台区 虚拟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