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文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约束比
  • 1篇支撑钢框架
  • 1篇滞回
  • 1篇滞回性能
  • 1篇塔式锅炉
  • 1篇内置
  • 1篇拟静力
  • 1篇拟静力试验
  • 1篇偏心
  • 1篇偏心支撑
  • 1篇墙板
  • 1篇屈曲
  • 1篇炉体
  • 1篇静力
  • 1篇静力试验
  • 1篇抗震
  • 1篇抗震性
  • 1篇抗震性能
  • 1篇抗震性能分析
  • 1篇锅炉

机构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教育部
  • 1篇北京巴布科克...

作者

  • 2篇丁玉坤
  • 2篇张文元
  • 2篇李文文
  • 1篇张耀春
  • 1篇孙洪鹏
  • 1篇郑睿

传媒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考虑炉体作用的塔式锅炉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某1 000 MW褐煤塔式锅炉钢结构,为研究抗震分析中采用无炉体的简化结构模型(炉体对主钢架的地震作用通过在主钢架上施加炉体质量来实现)的可行性,重点考察了有、无炉体的结构抗震性能的差别.当有炉体时,还考察了主钢架与炉体间有、无止晃杆件两种情况下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表明:多遇地震下,结构均处于弹性.与有炉体结构相比,无炉体结构中主钢架的杆件应力较大;罕遇地震下,部分中心支撑受压失稳并有塑性发展,主钢架的偏心支撑无塑性发展,部分钢梁有轻微塑性发展,柱子基本处于弹性;止晃杆附近部分杆件受力较大,甚至有塑性发展,建议这些杆件的设计中考虑止晃杆传力的影响.多、罕遇地震下,主钢架层间侧移均小于规范限值.总体上,与有炉体的结构相比,无炉体的结构主钢架层间侧移和楼层侧移响应较大,表明采用无炉体的简化结构模型基本可行.
丁玉坤张文元孙洪鹏郑睿李文文张耀春
关键词: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偏心支撑
轻质组装墙板内置钢板支撑滞回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改善墙板内置钢板支撑的延性,避免钢筋混凝土墙板局部冲切破坏,便于检修内置支撑和减小墙板自重,提出了轻质组装墙板。通过对6个组装墙板内置钢板支撑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支撑和墙板的厚度、支撑与墙板间的间隙等构造对支撑滞回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轻质组装墙板内置Q235钢板支撑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总体上,墙板内置支撑破坏前骨架曲线呈双折线,支撑屈服后因钢材应变硬化以及支撑和墙板间摩擦等因素,支撑的承载力随侧移的增加而增大。达最大侧移角约1/25时,受拉承载力调整系数范围为1.36~1.61。侧移角在1/25以内时,受压承载力调整系数均小于1.3,支撑的轴向累积非弹性变形能力远大于200,均满足美国ANSI/AISC 341-16的要求。试件最终因内置支撑受拉断裂而破坏,破坏前滞回曲线饱满稳定。组装墙板保持完好,可重复利用。支撑与墙板间留置适宜间隙后,受压支撑在墙板孔壁内仅发生微幅多波弯曲变形,避免了墙板局部破坏。当仅考虑支撑附件的主钢管和开孔钢板简化计算墙板绕钢板支撑弱轴的欧拉临界力,墙板的欧拉临界力与内置支撑的最大轴向受压承载力之比(约束比)达1.15~2.42,墙板内置支撑不发生受压整体失稳。
丁玉坤李文文张文元
关键词:防屈曲支撑拟静力试验滞回性能约束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