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胃癌
  • 2篇化疗
  • 1篇以家庭为中心
  • 1篇支持护理
  • 1篇生活质量
  • 1篇睡眠
  • 1篇睡眠状况
  • 1篇疼痛
  • 1篇疲乏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患者
  • 1篇自我效能
  • 1篇胃癌化疗
  • 1篇系统化护理
  • 1篇系统化护理干...
  • 1篇系统性护理
  • 1篇护理干预
  • 1篇护理模式
  • 1篇化疗患者

机构

  • 4篇江南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沈燕
  • 4篇苏慧
  • 3篇沈学丽
  • 1篇李玲
  • 1篇周群燕
  • 1篇李杰
  • 1篇蒋维
  • 1篇邓玲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系统性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 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行化疗治疗的胃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癌因性疲乏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简易健康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癌因性疲乏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癌化疗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其自我效能,改善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苏慧沈燕沈学丽蒋维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干预胃癌化疗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
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持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化疗间歇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持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化疗间歇期患者对其自我效能感以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化疗间歇期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引入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持护理模式。2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2周接受由美国学者Hunley shea拟定的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测评以及匹茨堡睡眠量表测评。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及日间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干预前各项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在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急症护理及总分等方面的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于化疗间歇期的胃癌患者,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持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且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值得推广。
苏慧周群燕沈学丽沈燕邓玲
关键词:支持护理胃癌化疗间歇期睡眠状况
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综合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6
2019年
目的分析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护理模式应用于肺癌患者对其生活质量和综合能力的影响,以期为这类群体的优质照护积累循证经验。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2例肺癌患者,视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将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3例肺癌患者,视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7天末,将综合能力量表、生存质量量表、护理满意度问卷发放给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综合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1);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 7%vs 85. 7%,χ2=2. 595,P>0. 05)。结论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护理模式应用于肺癌患者,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综合能力。
沈燕苏慧沈学丽李杰李玲
关键词:肺癌生活质量
肿瘤患者运动障碍综合征的评估:一项使用倾向性评分与非肿瘤患者的匹配比较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估肿瘤患者运动障碍综合征的情况,并与非肿瘤患者比较。方法采用日本骨科协会制定的专业运动障碍综合征测试方法对已经完成主要治疗且生活完全自理的肿瘤患者进行测试,并与非肿瘤受试者的数据进行比较。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受试者背景资料进行匹配。比较52例肿瘤患者(肿瘤组)和76例非肿瘤患者(非肿瘤组)的数据。结果肿瘤组的两步测试平均得分低于非肿瘤组(P=0.002);肿瘤组站立测试得分低于非肿瘤组(P<0.001);肿瘤组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LFS-25)平均得分高于非肿瘤组(P<0.001)。较高的GLFS-25评分表明受试者运动功能降低。肿瘤组运动障碍综合征2级人数的比例高于非肿瘤组(P<0.001)。结论即使是已经完成主要治疗并且完全自理的肿瘤患者,其运动功能也可能存在潜在受损。对肿瘤患者进行及时的运动障碍综合征筛查并及时干预,有助于维持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而改善预后。
沈燕苏慧杨玉玲
关键词:肿瘤
综合减痛分娩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疼痛的影响
2020年
探析综合减痛分娩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60例初产妇均分两组,将以综合减痛分娩护理者30例纳入观察组,将以常规分娩护理者3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分娩方式与产程疼痛两项指标。结果:在阴道分娩率、产程疼痛、24h出血量、心理状态评分指标方面对比,观察组明显更优异,对比对照组效果显著,P<0.05。结论:初产妇接受综合减痛分娩护理,减轻产程期间的疼痛感,可使自然分娩率大幅提升。
沈燕
关键词:初产妇分娩方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