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可

作品数:2 被引量:6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隐私
  • 1篇用户
  • 1篇用户隐私
  • 1篇指标体系
  • 1篇社会化
  • 1篇社会化媒体
  • 1篇社交
  • 1篇社交网
  • 1篇社交网络
  • 1篇社交网络服务
  • 1篇悖论
  • 1篇网络
  • 1篇网络服务
  • 1篇媒体
  • 1篇SNS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篇朱侯
  • 2篇王可
  • 1篇吴江

传媒

  • 1篇情报杂志
  • 1篇情报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社会化媒体公众平台可信度体系构建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意义]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丰富信息的同时,也使得虚假信息频频滋生,造成社会化媒体公众平台严重的信任危机,文章尝试缓解这些问题。[方法/过程]在回顾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对社会化媒体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探究中国网民如何评价社会化媒体公众平台的可信度。[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社会化媒体公众平台可信度指标体系有4个维度:独立性、专业性、客观性、互动性。其中,独立性得分最高,其体现了中国受众对社会化媒体信息发布者的专业素质的重视。研究对于提高社会化媒体公众平台的用户信任及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朱侯蒋彩莹王可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指标体系
基于隐私计算理论的SNS用户隐私悖论现象研究被引量:59
2017年
[目的/意义]与SNS用户高度关注个人隐私的态度不同,许多用户在行为上却表现出随意地披露个人隐私,这种现象被称为隐私悖论。尝试通过实证研究解释这种现象,研究结果有助于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改进运营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方法/过程]以隐私计算理论为基础,结合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了SNS用户隐私关注与隐私披露关系的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假设。[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用户的感知风险正向影响其隐私关注,进而降低隐私披露的行为意向;但当用户感知到较高的收益时,隐私披露意向明显增强,最终导致实际的披露行为,也就解释了隐私悖论现象的发生。
朱侯王可严芷君吴江
关键词:社交网络服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