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刚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性关节炎
  • 1篇休克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血症
  • 1篇药浓度
  • 1篇药师
  • 1篇药师参与
  • 1篇药物
  • 1篇药学
  • 1篇药学监护
  • 1篇正常大鼠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合并
  • 1篇乳期
  • 1篇芍药
  • 1篇芍药苷

机构

  • 6篇宜春学院
  • 2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6篇王晓刚
  • 1篇邹盛勤
  • 1篇易剑峰
  • 1篇李红
  • 1篇欧阳爱军
  • 1篇钟海利
  • 1篇周健
  • 1篇宋小玲

传媒

  • 3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现代医院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临床药师参与1例围产期血流感染的药学监护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妊娠期及哺乳期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要点,为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提供合理的抗感染方案。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围产期血流感染抗感染治疗过程,根据微生物学结果及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协助医师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哺乳期用药教育,鼓励母乳喂养。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坚持母乳喂养。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围产期抗感染方案制定,并进行哺乳期用药教育,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及母乳喂养。
宋小玲周健江媛璎王晓刚钟海利
关键词:药学监护围产期血流感染哺乳期
美罗培南致1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下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让临床医师、药师进一步认识美罗培南和丙戊酸钠之间的相互作用,熟悉美罗培南和丙戊酸钠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预先处理措施等知识。[方法]介绍并分析1例脑梗死继发癫痫并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和抗癫痫治疗全过程。[结果]该患者联用美罗培南和丙戊酸钠进行抗感染和抗癫痫治疗时,临床药师建议逐步用卡马西平替换丙戊酸钠,且在换药的3~5 d内暂不更改丙戊酸钠给药方案,注意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最终患者感染症状逐渐好转且未出现癫痫发作。[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当时刻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量采取一些预先处理措施来减少联合用药所致的药物不良事件,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王晓刚欧阳爱军张小丁吴正平
关键词:美罗培南癫痫丙戊酸钠血药浓度
白芍总苷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与正常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比较白芍总苷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与正常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鼠右后足垫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应用RP-HPLC测定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灌胃给予白芍总苷后不同时间点的芍药苷的血药浓度,运用PKSolver V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高、中、低剂量(1.80,0.90,0.47 g·kg^(-1))给药时,模型组大鼠体内芍药苷的药峰浓度(C_(max))分别为(7.93±1.09),(4.81±1.06),(1.02±0.82)mg·L^(-1),达峰时间(T_(max))均为180 min;在正常大鼠体内,芍药苷的半衰期(t_(1/2))分别为(215.63±5.26),(213.16±4.18),(208.55±4.94)min;C_(max)分别为(52.39±2.49),(24.52±1.69),(5.79±0.52)mg·L^(-1),AUC_(0-t)分别为(12 564.08±467.37),(5 839.10±380.86),(1 439.95±144.39)mg·L^(-1)·min;T_(max)均为150 min。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状态下芍药苷的吸收速率减缓,C_(max),AUC_(0-t)和AUC_(0-∞)均显著减小;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影响白芍总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
袁秀泽邹盛勤王晓刚易剑峰
关键词:白芍总苷佐剂性关节炎芍药苷完全弗氏佐剂
1例妊娠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如何安全、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方法:介绍1例妊娠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全过程,并从抗感染药物选择、给药剂量调整和用药监护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体温等感染症状逐渐减轻,WBC、NEUT%等感染相关指标逐渐下降,肾功能逐渐恢复,转当地医院继续治疗。结论:(1)妊娠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抗感染药物选择既要考虑感染可能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还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推荐使用FDA妊娠分级为B级的抗感染药物,慎用C级抗感染药物;(2)抗感染药物给药剂量调整除了考虑患者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外,还需要结合妊娠期母体的各项生理变化情况进行调整;(3)抗感染药物用药监护可以从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药物对胎儿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监护。
王晓刚殷启霖李红刘芝辰吴正平
关键词:妊娠感染性休克抗感染药物
NSAIDs所致阿司匹林哮喘的文献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阿司匹林哮喘(AIA)的流行病学情况,为临床AIA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阿司匹林、诱发/引起/导致、哮喘"、"NSAIDs、诱发/引起/导致、哮喘"等为关键词检索发表在中国知网、中国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所有报道AIA的相关文献,再从药品种类、发作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诱发AIA的NSAIDs药物共涉及8类,主要为水杨酸类(24例)、吲哚类(19例)和芳基丙酸类(14例),诱发AIA少见的药物为醋氨酚(扑热息痛)、甲氧萘丙酸(萘普生)等。共收录病例81例,其中有哮喘及喘息性疾病史的33例占总比40.74%,合并有鼻息肉及鼻炎等鼻部疾病的17例占总比20.98%。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19~60岁多见(60例,74.07%)。女性病例(37例,45.67%),男性病例(42例,51.8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A发作间隔时间以2h以内最多见(65例,80.24%)。主要给药途径为口服(66例,81.48%),未发现药物给药途径与AIA发作间隔时间之间有明显关联。结论:临床使用NSAIDs前应对患者疾病史及过敏史做充分了解,使用NSAIDs后应至少密切关注患者2h内生命体征变化,AIA急性发作时常有生命危险,应做到及时发现、治疗。
张小丁周域王晓刚方子涵
关键词:阿司匹林哮喘
别嘌呤醇所致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与HLA~* B-5801等位基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综述别嘌呤醇所致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与HLA~*B-5801等位基因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并整理国内外与本研究目的相关的文献,从别嘌呤醇所致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和HLA~*B-580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在不同地区人群中的研究情况及其发生机制两方面,综述最新研究进展。结果:别嘌呤醇所致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和HLA~*B-580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在亚洲人群中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在欧美人群中这种相关性并不明显。结论:初次使用别嘌呤醇的患者(特别是中国汉族人群)用药前最好进行HLA-B~*5801等位基因检测,对于该等位基因阳性患者,不建议使用别嘌呤醇而应采取别嘌呤醇诱导耐受方案或者药物替代治疗。
王晓刚胡芳英
关键词:别嘌呤醇痛风高尿酸血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