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晴 作品数:14 被引量:14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益气补肾化浊方治疗96例重症肌无力脾肾两虚证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化浊方对重症肌无力脾肾两虚证患者的疗效及西药减停情况。方法通过资料收集、电话回访和电子问卷,对2015年6月-2018年6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部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情况进行回顾,共纳入96例符合标准的病例。将治疗过程分为4个时期:第一期(第一次门诊就诊)、第二期(服用中药且口服西药减量到原剂量一半)、第三期(达到西医微小状态持续3个月及以上)、第四期(达到自发病以来身体最佳状态)。分别在4个时期进行重症肌无力复合量表、中医症状量表、生活质量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并计算达到第三期和第四期所用时长。不能达到上述时间点的患者则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2、18、24个月时各量表评分。结果 96例患者4个阶段各量表评分逐期下降,疗效均>98%。可达到西医微小状态及发病以来身体最佳状态的患者比例依次为仅服用溴吡斯的明者(45/45),服用溴吡斯的明及醋酸泼尼松者(22/29),服用溴吡斯的明及他克莫司(2/6),服用溴吡斯的明、醋酸泼尼松及他克莫司者(5/16)。结论益气补肾化浊方可减轻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停大部分患者的西药使用,并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候、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 王叶 王丽晔 徐萱 张昕洋 王垚 薛静 王雨晴 李楠楠 陈志刚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脾肾两虚证 临床疗效 陈志刚治疗多系统萎缩临床经验 被引量:9 2019年 多系统萎缩是一种发病率逐年增高、进展较快、生存期短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其治疗是神经科的一大难题,目前西医方面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陈志刚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本病与先天不足、久病过劳、饮食不节等病因有关,病机主要为"肾精不足、阳气虚颓",治疗当注重滋阴助阳、益髓健脑,并以地黄饮子及还少丹为基础,首创多系统萎缩经验方,临证加减治疗该病疗效显著。 张新宁 陈路 王粟实 韦一佛 冉维正 田文杨 王垚 王雨晴 张昕洋 陈志刚关键词:多系统萎缩 由脑小血管病相关脑白质损伤引起的步态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2年 正常的步态功能是一个由感觉、认知及运动功能共同参与的过程,需将外部感觉信息和涉及皮质、皮质下、脑干及脊髓结构的神经网络相结合[1-2]。步态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并预示着认知功能下降、跌倒和死亡的风险[3-4]。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系指由颅内小动脉、小静脉、穿支动脉及毛细血管等小血管的结构或功能性病变所致的综合征。其影像学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如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近期皮质下小梗死、腔隙、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和脑萎缩[5]。CSVD引起步态障碍的原因可能与脊髓运动系统和皮质、基底节纤维联系的完整性破坏和以执行功能下降为主的认知障碍有关[6]。CSVD患者步态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步速减慢,步基增宽,步幅缩短[7]。一项针对社区老年人群的横断面研究发现,在CSVD影像学标志物评分(包括WMH、微出血、腔隙、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脑萎缩)中,WMH评分或定量体积是步态障碍的最主要因素[8]。 朱心怡 王雨晴 张昕洋 黄晶晶 薛静 李楠楠 陈志刚关键词:脑白质损伤 步态障碍 中西医 针灸对慢性失眠病人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及N2期睡眠梭形波的影响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观察针灸对慢性失眠病人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及N2期睡眠梭形波(spindl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的慢性失眠病人41例,分别于针灸治疗前后采用多导睡眠图(PSG)检测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及N2期spindle。结果针灸治疗后,失眠病人睡眠总时间(TST)、睡眠效率、N3期占TST的百分比、N2期spindle个数及密度较较针灸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N1期占TST的百分比较针灸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针灸前后卧床时间无明显变化。针灸治疗后快速动眼期占TST的百分比较针灸前减少,N2期占TST的百分比较针灸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能一定程度改善失眠病人睡眠质量,增加N2期spindle个数及密度,可作为针灸治疗失眠的客观疗效评价依据。 罗现科 庞冉 迟晨雨 冉维正 田文杨 王雨晴 赵倩煜 王垚 张昕洋 张新宁 李潇清 郭冰玉 朱心怡 陈志刚关键词:失眠 针灸 多导睡眠图 睡眠结构 应用帕金森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评价滋肾益髓方辅助治疗帕金森病髓海不足证临床疗效 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运用帕金森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初稿)(PD-QOL)评价滋肾益髓方辅助治疗帕金森病(PD)髓海不足证的疗效。方法 60例帕金森病髓海不足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以抗PD西药治疗为基础,治疗组加用滋肾益髓方,两组均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评定患者PDQOL量表总分及其Ⅰ、Ⅱ维度(PD-QOL-Ⅰ、PD-QOL-Ⅱ)得分,帕金森病综合评定量表(UPDRS)总分及其Ⅱ、Ⅲ维度(UPDRS-Ⅱ、Ⅲ)得分。分别于治疗前后对PD-QOL-Ⅰ、PD-QOL-Ⅱ、PD-QOL总分与UPDRS-Ⅱ、UPDRS-Ⅲ、UPDRS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D-QOL总分及PD-QOL-Ⅰ、PD-QOL-Ⅱ得分,UPDRS总分及UPDRS-Ⅱ、UPDRS-Ⅲ得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且PDQOL总分及PD-QOL-Ⅰ、PD-QOL-Ⅱ得分,UPDRS总分及UPDRS-Ⅱ得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或P<0.01)。治疗前除PD-QOL-Ⅱ与UPDRS-Ⅱ无显著相关性(P>0.05)外,其余各指标均具有正相关性(P<0.05)。治疗后除PD-QOL-Ⅱ与UPDRS-Ⅱ、UPDRS总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外,其他各指标之间均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滋肾益髓方辅助治疗PD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韦一佛 陈路 高燕洁 王雨晴 张新宁 李珍 陈志刚关键词:帕金森病 活络益脑方治疗单侧颈内动脉狭窄相关慢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脑缺血(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是近年重新被写入《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标准中的一个新的疾病类型。其临床表现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慢性脑灌注不全等诸如此类疾病的临床表现相同,大多以头晕、... 王雨晴关键词:慢性脑缺血 CT灌注 文献传递 从脑髓-脑神-脑气多角度探讨帕金森病 被引量:18 2021年 帕金森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障碍、姿势不稳及肌肉僵直等,其病位在脑,多因肾虚、血瘀、痰浊所致,究其根源,脑髓损伤是发病的基础,肾虚是源头,但不应完全责之肾、髓。脑髓为阴,脑气为阳,脑神为用,脑髓为病,脑神无以统帅,脑气逆乱无章,影响五脏六腑、五官九窍而发病,是故帕金森病非一元一体所能述清,当从脑髓、脑神、脑气多角度论治,相互依存,共为一体。 郭冰玉 田文杨 张新宁 赵倩煜 王雨晴 王垚 张昕洋 薛静 陈志刚关键词:帕金森病 脑髓 中成药治疗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应用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中成药治疗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caused by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VC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结局指标应用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建议。方法全面检索3个英文数据库、4个中文数据库和2个临床研究线上注册网站,筛选近10年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RCT,提取信息,评估偏倚风险,分析其结局指标。结果检索获文献10455篇,剔重后余8681篇,筛选后纳入30篇RCT报告,偏倚风险总体较高。其结局指标分为8大类,即临床症状指标、神经影像学指标、神经电生理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有效率、安全性指标。其中,纳入RCT的报告频次和报告率最高的是临床症状指标;有2个RCT以中医证候积分为结局指标,并报告相应评价标准。结论中成药治疗CSVD-VCI的RCT结局指标应用目前存在临床上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且在研究设计层面结局指标主次不明、设盲不足、报告不详,影响了中成药治疗CSVD-VCI的RCT质量。建议本领域研究者在未来完善顶层设计,同时积极开展本领域核心指标集的筹建工作,进而提升临床研究质量。 张昕洋 廖星 刘雪梅 梁晓 王雨晴 朱心怡 夏如玉 罗现科 张新宁 李楠楠 陈志刚关键词:中成药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随机对照试验 结局指标 地黄饮子对多系统萎缩、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异病同治机制初探 被引量:14 2022年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种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呈进行性、散发性,临床表现以帕金森症、小脑性共济失调、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和锥体束征的组合为特征,根据其症状侧重不同,主要分为帕金森型(MSA-P)和小脑型(MSA-C)。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以进行性记忆、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行为改变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薛静 赵迪 王丽晔 李楠楠 王叶 李茜 赵倩煜 王雨晴 陈志刚关键词:地黄饮子 多系统萎缩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从脑髓-脑神-脑气角度认识多系统萎缩 被引量:35 2020年 多系统萎缩是一种罕见的、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陈志刚教授结合古人论述及临床经验将多系统萎缩归属为脑髓病范畴,提出以脑髓、脑神、脑气损伤为中心的多系统萎缩核心病机体系,指出脑髓损伤是多系统萎缩发生的基础,以肾精亏虚为根本,因虚及毒导致脑髓损伤;脑神是脑髓的外在表现,表现为精神活动及感知的失调;脑神的传递依赖于脑气,脑气由肺脾肾之气上溢而成,主要责之脾肾;治疗以采用补髓为本,提高脑神、改善脑气为主。文章从脑髓-脑神-脑气角度阐述多系统萎缩的特点。 田文杨 冉维正 张新宁 王雨晴 赵倩煜 王垚 张昕洋 罗现科 郭冰玉 陈志刚关键词:多系统萎缩 核心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