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越
- 作品数:7 被引量:61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之探讨被引量:6
- 2017年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外湿从足下上行侵袭人体,其中脾为中土,喜燥恶湿,脾为外湿所困则失于运化,内湿泛溢,土为金之母,脾虚及肺,肺主气属卫,卫气去,皮肤不收;脾主血属营,营血涩,四肢痿废不用,筋肉缓纵不收。故脾为水湿转运之枢机,避外湿的同时健脾燥脾则皮肉筋脉之病俱去。古今医家在治疗此类疾病时依据这一理论,从脾土出发基于培土制水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疗效,分析其治则治法及方药配伍的特点,为后世治疗外湿引起的相关疾病提供经验。
- 闫雪柔纪越尚懿纯
- 关键词:皮肤病脾土
- 基于《中华医典》文献挖掘的血尿病组方用药规律初探
- 目的:归纳《中华医典》中所涵盖的先秦到民国时期血尿病诊治的相关文献并挖掘研究,探求血尿病遣方用药规律。方法:采用独立手工检索的方式检索《中华医典》并进行文献回溯,检索主题词包括:'尿血'、'血尿'、'尿赤'、'溲血'、'...
- 纪越杨康赵庆云杨洪涛
- 关键词:血尿用药规律
- 文献传递
- 基于《中华医典》挖掘白带增多症的用药规律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对《中华医典》中关于白带增多症诊疗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及挖掘研究,探索白带病的组方规则及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数据检索源,以"白带""白浊""白沃""带下过多"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排除黄带、赤带、带下减少等疾病后,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药物功效、性味及归经,结合SPSS Modeler 14.1中Apriori算法进行药物之间关联规则分析并挖掘组方规律。结果:共纳入方剂115首,中药87味,核心药对16对,常用药物组合42项,核心组方3项。结论:白带增多症的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湿盛,可灵活使用健脾疏肝活血,祛湿止带等治法。临证时内服汤药辨治霉菌性阴道炎也可采用此法。
- 王文纪越樊一桦袁卫玲李鑫举
- 关键词:白带增多用药规律
- 基于单中心数据挖掘及中医药干预下的膜性肾病中医证候学、临床疗效评价及生信分析
- 目的:(1)分析本中心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候学分布及中医药干预特点;评价中医药干预对膜性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学及临床疗效影响;(2)基于数据挖掘方法评估中医药干预膜性肾病的配伍规律;(3)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预...
- 纪越
-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数据挖掘中医药干预疗效评价
- 肉桂成方制剂用药规律及不良反应文献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归纳肉桂成方制剂用药规律并分析相关不良反应文献,为诊疗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遴选《中华药典》(2015版)和《方剂学》("十二五"第2版)中含肉桂(油)成药制剂并检索1962—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相关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案例。结果收集含肉桂方剂50首、单方制剂1种、中成药285种、不良反应/事件30例。2000—2009年间分布较多(40.7%),其类型多为A型,提示有可预测性和剂量依赖性的特点。青、中年患者群中事件发生率较高(80%),主要影响皮肤及附件、感官系统;高频发生于用药60 min内、用药3~7 d、以及用药数月至半年内此3个服药周期中。结论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与配伍、辨证、滥用误用及职业病因素有关。
- 纪越王拓然张可欣周子钧刘玉璇
- 关键词:肉桂成药用药规律
-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论治腹膜透析后营养不良被引量:2
- 2023年
-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腹膜透析后营养不良的病机特点及治则治法。营养不良是腹膜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积极地改善营养不良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寿命,降低并发症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认为,脏腑正气亏虚,风邪内客,痰湿阻滞,瘀血内停,浊毒内蕴为腹膜透析后营养不良的主要病机,以“虚、风、湿、痰、瘀、浊毒”作为其关键病机特点。“虚气留滞”理论是对腹膜透析后营养不良的高度概括。“心、肝、脾、肺、肾”五脏亏虚为发病的基础,由脏腑“虚气”而导致的风邪、痰湿、浊毒以及瘀血等病邪“留滞”是发病的诱因,因虚而生滞,因滞而虚甚。临床治疗应“补虚”与“祛滞”并举,通过“补肺益气,兼顾脾肾、益气健脾,养心舒肝、温肾暖脾,滋阴填精”以“补虚”,“祛风解表,搜风通络、祛湿化痰,利湿降浊,活血化瘀”以“祛滞”,以期改善营养不良。文章着重基于“虚气留滞”理论,对腹膜透析后营养不良的病机特点和治则治法进行阐述,以期为中医药在临床腹膜透析后营养不良的治疗中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 郭璐萱刘洋刘洋郝娜杨洪涛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营养不良
-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现况被引量:48
- 2017年
- 对近5年半夏泻心汤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从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具有调节胃肠运动、保护胃黏膜、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临床采用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均比常规运用西药佳。
- 纪越王拓然刘春柳王炳权孟静岩
-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