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程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儿抚育人抚育知信行调查研究
- 2025年
- 目的调查湖北省十堰地区婴儿抚育人抚育知信行现状,为进一步做好儿童保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和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24年3月至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就诊的婴儿抚育人进行婴儿抚育知信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6份。湖北省十堰地区婴儿抚育人抚育知识、信念、行为和总得分依次为(9.95±3.10)、(20.54±3.03)、(11.22±3.70)、(41.72±7.23)分,得分率依次为49.8%、82.2%、56.1%、64.2%。婴儿抚育人性别、年龄、身份、学历、居住地,孕龄及胎儿月龄、胎儿出生体重、是否为高危儿的婴儿抚育人抚育知信行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抚育人性别、身份、学历、居住地及孕龄是婴儿抚育人知信行总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婴儿抚育人获取抚育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科普视频(61.9%)和咨询儿童保健医师(50.9%),书本、报纸、杂志(19.4%)和广播、电视(17.9%)等传统媒介占比较低。结论男性尤其是婴儿祖父、学历较低、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婴儿抚育人抚育知信行水平有待加强,儿童保健机构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制订和优化科学合理的婴儿健康管理策略。
- 张启飞江海宁方向兰于瀛均罗程罗清钦席世兵谢多双
- 关键词:儿童保健知信行影响因素
- 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了解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结局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危儿管理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双向队列的研究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就诊于十堰市太和医院的高危儿建立队列,按是否接受早期干预分为高危儿干预组(n=137)和高危儿对照组(n=290),进行病例资料回顾和纵向随访,并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儿童保健的正常儿(n=124)作为对照。分别于3、6、12、18月龄时监测神经心理发育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儿发育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18月龄时,高危儿干预组神经心理发育与正常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儿对照组神经心理发育与正常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儿干预组、高危儿对照组、正常儿组神经心理发育异常率分别为14.6%、39.7%、4.0%,三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是孕母妊娠糖尿病(OR=2.642,95%CI=1.009~6.917,P=0.048),保护因素是接受早期干预(OR=0.326,95%CI=0.197~0.540,P<0.001)。结论:儿童保健机构应加强多学科协作,积极开展母孕期糖尿病筛查及健康宣教,重视高危儿早期干预。
- 张启飞江海宁方向兰于瀛均罗程罗清钦席世兵谢多双
- 关键词: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早期干预影响因素
- 2013-2014年十堰城区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了解湖北十堰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和病原监测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5岁以下儿童临床诊断为腹泻病的粪便标本进行致病菌和病毒的检测。结果:从622份粪便标本共检阳性标本413例,阳性率为66.39%(413/622),其中轮状病毒246例、诺如病毒90例、札如病毒19例、星状病毒11例,致腹泻大肠埃希菌29例。轮状病毒发病高峰在10月至次年的1月,感染对象主要为6月-2岁婴幼儿;诺如病毒发病高峰在11月至次年1月,感染病毒的对象主要为6—12月婴幼儿,札如病毒、星状病毒感染无明显季节特征;细菌性腹泻发病高峰在5—9月,致腹泻大肠埃希菌为细菌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感染对象主要为3~5岁婴幼儿。结论:2013—2014年湖北十堰城区感染性腹泻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轮状病毒为2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致腹泻大肠埃希菌为3—5岁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菌。
- 许丽琴齐旭升杨子江刘清忠罗程张也曹觅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