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洋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豆芽
  • 3篇芽孢
  • 3篇芽孢杆菌
  • 3篇纳豆
  • 3篇纳豆芽孢杆菌
  • 3篇发酵
  • 3篇杆菌
  • 2篇液态发酵
  • 2篇色谱
  • 1篇豆浆
  • 1篇液态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色谱法
  • 1篇嘌呤
  • 1篇相色谱
  • 1篇离子
  • 1篇离子对

机构

  • 3篇江南大学

作者

  • 3篇张伟国
  • 3篇钱和
  • 3篇鲁洋
  • 2篇严为留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纳豆芽孢杆菌发酵液中嘌呤碱基的检测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对纳豆芽孢杆菌发酵液中的嘌呤碱基进行检测,优化后的检测条件为:色谱柱,Hitachi La Chrom C18(4.6mm×250mm,5μm);紫外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甲醇∶四丁基氢氧化氨∶乙酸∶水=10∶1.485∶1.485∶987.03(v/v/v/v);流速:0.7mL/min;柱温:25℃。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标准曲线良好:A、G、H、X四种嘌呤碱基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20.0、1.0~50.0、1.0~50.0、0.5~20.0m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1,方法回收率为96.9%~102.4%。基于优化后的检测方法,检测得出纳豆发酵前后发酵液中总嘌呤含量分别为41.33、84.99mg/L,说明嘌呤碱基含量在发酵过程中有所增加。
鲁洋钱和张伟国严为留
关键词:反相离子对色谱法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
纳豆芽孢杆菌发酵生产MK-7的产物提取与检测被引量:11
2013年
从商品纳豆及中国豆豉中分离到了一株产MK-7的芽孢杆菌Y-2。利用豆浆培养基摇瓶发酵,在未优化的情况下,24 h后MK-7产量达到1 178μg/L。发酵液经萃取液萃取,离心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后再用另一种萃取液萃取,上清液用N2吹干,得到黄色油状物,加1 mL溶剂溶解,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并检测发酵液中的MK-7,方法的回收率为95%~101%,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准确度。
严为留张伟国钱和鲁洋
关键词:纳豆芽孢杆菌高效液相色谱
低嘌呤、高酶活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比浊法连续测定OD660nm值,绘制菌种生长曲线,研究纳豆芽孢杆菌种子生长条件,确定最佳接种时间为12h。并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实验的方法对纳豆激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发酵条件的最优组合(g/L):全豆豆粉20,乳糖20,酵母浸膏10,KH2PO40.1,K2HPO4·3H2O 0.1,MgSO4·7H2O 0.5,NaCl 10,CaCl20.3,发酵液初期pH7.0,接种量2%,装液量30mL/50mL,摇速100r/min,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36h。同时,优化后酶活由1005.77IU/mL提升到2835.50IU/mL,嘌呤总量由65.56mg/L降低到29.36mg/L,优化结果较为显著。
鲁洋钱和张伟国
关键词: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正交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