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辰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岩浆
  • 2篇铜带
  • 2篇铜矿
  • 2篇热液
  • 2篇矿床
  • 1篇道桥
  • 1篇地质
  • 1篇电法
  • 1篇定年
  • 1篇定年研究
  • 1篇岩浆热液
  • 1篇银矿
  • 1篇银矿床
  • 1篇直流电法
  • 1篇同位素
  • 1篇铜矿地质
  • 1篇铜钼矿
  • 1篇铅锌银矿
  • 1篇铅锌银矿床
  • 1篇热液成因

机构

  • 4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安徽工业职业...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有色桂林...
  • 1篇西北有色地质...

作者

  • 4篇刘俊辰
  • 1篇胡乔青
  • 1篇王义天
  • 1篇王夏杰
  • 1篇莫江平
  • 1篇李杰
  • 1篇刘草
  • 1篇刘晓明

传媒

  • 2篇矿产与地质
  • 1篇矿产勘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内蒙古根河三道桥铅锌银矿床C-H-O-S同位素和U-Pb定年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24年
内蒙古根河三道桥大型铅锌银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得尔布干成矿带中北段,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火山岩地层中。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期石英和绢云母的δD值变化范围为-149.1‰~-156.7‰,δ^(18)OH_(2)O值变化范围为-13.6‰~3.4‰;成矿后期石英δD值变化范围为-131.9‰~-147.7‰,δ^(18)OH_(2)O值变化范围为-16.5‰~-18.2‰。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与矿化有关的方解石δ^(13)C值变化范围为-1.8‰~-3.1‰,δ^(18)O值变化范围为5.3‰~8.6‰。原位S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范围为2.3‰~5.6‰,与其西南侧下护林矽卡岩型铅锌银矿床中的硫化物的δ^(34)S值(1.2‰~5.9‰)基本一致。上述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在上升到地壳浅部时有一定量的大气降水混入。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矿化的闪长玢岩脉年龄为(136.0±0.7)Ma(MSWD=0.44);未矿化、穿切硫化物微细脉的闪长玢岩脉的锆石U-Pb年龄为(120.8±0.6)Ma(MSWD=0.49)。结合前人相关研究进展,认为三道桥铅锌银矿床形成于136.0~120.8 Ma期间(早白垩世),为伸展构造背景下与浅成侵入岩有关的中温热液型铅锌银矿床。
关强兵刘俊辰刘俊辰王义天胡乔青段志辉党顺安史新
赞比亚铜带省谦比希铜矿地质特征和成因探讨
本论文以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承担的科研项目《赞比亚铜多金属矿勘查技术方法集成及靶区优选》、《谦比希铜矿东南矿区铜钼小矿体找矿研究》为依托,通过收集总结前人工作成果,进行较系统的野外和室内工作,对沉积型铜矿和热液型铜...
刘俊辰
关键词:铜钼矿岩浆热液矿床成因
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沙槽模拟实验被引量:1
2014年
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是研究掘进工作面前方地层电性变化规律,预测掘进面前方含、导水构造的分布和发育情况的一种井下电法探测新技术。本次超前探测实验是通过在沙坑中埋设已知的低阻体,在模拟巷道中布置电极的方式,采用网络并行电法勘测系统将前方已知的物体探测出来。因为资料采集不受外界电流和其他环境的影响,探测结果较为理想,可以较为清楚的反应前方的异常体,验证其电法超前探测的可行性。
王夏杰李杰刘晓明刘俊辰
关键词:直流电法
赞比亚铜带省铜矿成因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中非(赞比亚―刚果(金))沉积型铜矿以其拥有高品位的大型超大型铜、钴矿床和众多的世界级铜矿山而闻名于世.铜矿类型可分为沉积型铜矿、热液脉型铜矿、变质热液型铜矿三类.沉积型铜矿床形成后,受到深部含矿岩浆热液的侵入形成脉状铜矿,可能还有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作用,叠加富集原有的沉积型铜矿床.硫同位素结果显示,硫源主要为成岩硫化物和海水硫酸盐的混合硫,受到深源岩浆或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沉积型铜矿成矿年龄880-735Ma,后期岩浆热液型铜钼矿成矿年龄为514-502Ma.这些发现对进一步认识总结中非铜矿带上的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刘俊辰莫江平刘草
关键词:铜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