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金平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潜江凹陷潭口凸起带古近系潜江组三段碳酸盐岩油藏特征及富集高产主控因素被引量:1
- 2024年
- 潜江盐湖盆地碳酸盐岩油藏勘探获突破,但不同试油井试油产量和稳产效果有差异,为明确该类型油藏油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优选碳酸盐岩油藏资料丰富的潭口凸起带,利用H61X井200余米岩心、薄片、热解、孔渗分析测试资料,结合研究区6口油井试油数据,开展碳酸盐岩油藏特征分析。研究表明,盐湖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介于2.2%~12.4%,渗透率介于0.15~3.13mD,表现出低孔、低渗—特低渗特征;结合试油效果分析表明,同一类型碳酸盐岩中高碳酸盐含量可形成更多晶间孔,提高总储集空间、促进油气富集;近源圈闭更有利于油气富集,近洼陷油井试油日产量和后期稳产效果更好;储层厚度和原油物性影响单井稳产效果,储层厚度大于10m、原油黏度小于200mPa·s的井持续稳产能力好;“复合酸压加砂”改造工艺可达到扩孔、增渗作用,增强碳酸盐岩储层导流能力,是提高碳酸盐岩油藏产量的关键技术。湖相碳酸盐岩展现出良好的出油能力和潜力,是潜江凹陷未来重要的勘探领域。
- 赵文孔金平文辉杨希
- 关键词:潜江凹陷碳酸盐岩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 潜江凹陷潜江组三段湖相碳酸盐岩岩相类型及储层特征
- 2025年
- 为了揭示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研究区典型井的潜三段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XRD、岩石薄片、孔隙度和高压压汞等技术手段对碳酸盐岩层系的岩相类型及其储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岩石类型主要包括8种,分别为颗粒碳酸盐岩、泥晶碳酸盐岩、颗粒混积岩、细粒混积岩、富长英质碎屑岩、黏土质页岩、硫酸盐岩和盐岩;(2)不同岩石类型的相互叠置形成了4种主要的岩相组合,自北向南依次为富长英质碎屑岩和页岩岩相组合体、颗粒混积岩和细粒混积岩岩相夹泥页岩岩相组合体、颗粒碳酸盐岩和泥晶碳酸盐岩夹泥页岩岩相组合体、盐岩夹泥页岩岩相组合体;(3)不同岩石类型总孔隙度相当,平均值介于5.5%~7.3%,但孔隙大小却存在明显区别。颗粒碳酸盐岩和富长英质碎屑岩孔隙尺寸相对较大,高压压汞揭示微米级孔隙平均孔体积占比大于10%,平均孔喉半径大于140nm;泥晶碳酸盐岩和细粒混积岩孔喉较小,微米级孔隙体积比例小于5%,平均孔喉半径小于10nm。分析指出,颗粒碳酸盐岩和富长英质碎屑岩整体具有较好的储集物性,且孔径尺寸较大,有利于页岩油气的储集、渗流和产出,为湖相碳酸盐岩储层中的优势岩相类型,也是研究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 吴世强郭丽彬徐尚满惠慧罗书行李晓玲赵文孔金平
- 关键词:湖相碳酸盐岩岩相储集空间潜江组江汉盆地
- 盐湖盆地复杂岩性区储层预测方法研究——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为例被引量:9
- 2016年
- 通过对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王—广—浩地区古近系潜江组潜4段0油组半咸化期砂岩储层的预测,形成了一套剖析盐湖盆地复杂岩性区储层的预测方法——"四定法"储层预测技术,即:地质地震复合相定相带、岩石物理建模定标志、多属性地质综合分析定边界、确定性反演定厚度。近3年来,采用"四定法"在潜江凹陷进行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发现了多个高产滩坝岩性油藏,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该方法的推广应用,可有效提高复杂岩性区储层预测的准确性。
- 罗劲李铭华郭丽彬钟庆良孔金平查光煜
- 关键词:储层预测潜江凹陷江汉盆地盐湖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