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静静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品管圈活动在延长外周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延长外周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通过对外周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进行调查,分析安全留置时间短的原因,设定目标并对原因进行真因验证,制定对策,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进行对策实施和效果确认。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外周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由活动前的36.60 h延长至活动后的55.30 h;圈员在向心力、成就感、问题意识、改善意识、沟通协调、积极性、品管手法等方面得到提升。结论:开展品管圈不仅延长了外周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还提升了护士护理质量管理能力和科研意识。
- 戴莲孔静静朱贤燕王红玉
-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 低分子肝素不同药频对负重关节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不同药频对负重关节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负重关节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负重关节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n=52,给予低分子肝素每天1次),将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就诊的负重关节术后患者设为观察组(n=52,给予低分子肝素每天2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切口引流量、凝血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及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切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长于对照组患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30.77%(16/5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3.85%(2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与下肢DVT阳性呈正相关(P﹤0.05),FIB水平、D-D水平、PLT水平与下肢DVT阳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每天2次给药可改善负重关节术后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其下肢DVT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汤云云王红玉吴志浩孔静静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下肢深静脉血栓
- 髋部骨折患者恐动症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 探究髋部骨折患者恐动症发生现状,并对其恐动症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就诊的96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恐动症Tampa(TSK)量表、简易慢性疼痛接受问卷(CPAQ-8)、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调查。根据TSK得分,将≥38分者纳入恐动症组(34例),<38分者纳入非恐动症组(6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髋部骨折患者恐动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96例患者的TSK平均得分为(46.08±10.32)分,恐动症发生率为35.42%(34/96)。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发生恐动症与家庭人均月收入、CPAQ-8评分、SAS评分、婚姻状况、SDS评分均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CPAQ-8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为髋部骨折患者恐动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髋部骨折患者恐动症的发生率较高,家庭月收入水平、疼痛接受程度、焦虑和抑郁程度是影响患者恐动程度的重要因素,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恐动程度,必要时为髋部骨折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恐动症的发生率。
- 孔静静王红玉汤云云
- 关键词:髋部骨折心理护理
- 精细化疼痛管理结合心理干预在骨折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精细化疼痛管理与心理干预结合应用于骨折住院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97例骨折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精细化疼痛管理结合心理干预。比较2组的疼痛程度、不良情绪、应激指标、骨代谢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后,2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较同组护理前更低,骨钙素、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均较同组护理前更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精细化疼痛管理结合心理干预可减轻骨折住院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机体应激、骨代谢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汤云云王红玉孔静静
- 关键词:骨折心理干预疼痛应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