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伟
- 作品数:21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运动疗法干预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前后的治疗观察
- 目的:分析总结运动疗法对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前、术后的治疗步骤及出院后的指导和治疗疗效。 方法:对6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积极采取科学、个体化的运动疗法,对患者给予出院指导和定期随访调查,并做评定和治疗结果的...
- 俞菲孙建伟王丹孙琦成逸刘海兵吴佳姚培火王荆马妍洁
- 关键词: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康复训练运动疗法
- 文献传递
-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列线图构建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250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运用R软件建立预测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列线图模型,并分析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发生抑郁症116例发生率为46.4%(116/250)。卒中家族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改良巴氏指数(MBI)、社会支持程度评分(SSRS)是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将这四项特征纳入预测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列线图模型中,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69(95%CI:0.63~0.76)。结论卒中家族史、NIHSS评分、MBI指数、SSRS评分是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能够对卒中后抑郁症的风险筛选和防治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 蒋洁谢晶军孙建伟张东伟
-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症列线图
- 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平衡功能的影响
-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4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重建术的患者随机分组,对常规训练组进行肌力、关节活动范围、负重等练习。本体强化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强化本体感觉。治疗1年后对两组的组内、组间...
- 俞菲王丹孙琦成逸刘海兵谢晶军姚培火马妍洁王荆孙建伟王秋彬
- 关键词:本体感觉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膝关节
- 文献传递
-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目的 探讨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平衡...
- 马妍洁孙琦孙建伟蒋洁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定位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定位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连续坐骨神经阻滞(CSNA)组及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每组各20例。评估两组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骨折侧别、伤后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测量两组跟骨术后疼痛数字分级法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他镇痛药物使用率。结果CSNA组及PCIA组术前评估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侧别、伤后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NA组术后2、4、8、24、48 h患者静息状态下的疼痛NRS评分[(2.05±0.94)分、(2.20±0.89)分、(2.15±0.74)分、(1.95±0.82)分、(1.70±0.86)分],低于PCIA组静息状态下的疼痛NRS评分[(5.60±1.27)分、(4.60±0.75)分、(4.40±1.35)分、(4.05±1.05)分、(3.50±1.05)分];CSNA组术后2、4、8、24、48 h患者活动状态下的疼痛NRS评分[(3.05±0.99)分、(2.90±1.58)分、(2.05±0.82)分、(2.20±0.89)分、(2.10±0.85)分],低于PCIA组活动状态下的疼痛NRS评分[(6.45±1.09)分、(6.10±1.37)分、(5.20±1.36)分、(4.65±1.42)分、(3.75±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SNA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3例,低于PCIA组的15例,且CSNA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低于PCIA组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联合应用神经刺激定位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可作为跟骨骨折术后的有效镇痛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吴荣闵继康沈哲源张占丰张强华王雪娜孙建伟
- 关键词:神经刺激超声引导跟骨骨折术后镇痛
- 运动疗法干预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前后的治疗观察
- 目的分析总结运动疗法对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前、术后的治疗步骤及出院后的指导和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诊治的6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积极采取科学、个体化的运动疗法,对患者给予出院指导和定期随访调查,并做评定和治疗结果...
- 俞菲王丹孙琦成逸刘海兵吴佳姚培火王荆马妍洁孙建伟
- 关键词:康复干预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运动疗法
- 文献传递
- 动态支具在手部伸肌腱修复术后康复训练中的运用
- 目的:探讨利用动态支具配合早期锻炼的方法在手部伸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4例手部伸肌腱损伤修复的患者,根据经济状况与意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动态支具及常规康复训练同时进行,而对照组早期...
- 孙建伟孙琦成逸刘海兵
- 上肢支撑练习在痉挛脑瘫粗大运动训练中的运用:20例体会
- 目的总结上肢支撑练习在痉挛型患儿的粗大运动训练中的运用,以提出该练习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在我科接受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20例,在运动训练中加入上肢支持练习。结果采用改良Ashworth和GMFM88项对20例患儿的上肢痉...
- 俞菲王丹孙琦成逸刘海兵吴佳姚培火王荆马妍洁孙建伟
- 关键词:粗大运动
- 文献传递
- 针刺疗法联合巫毒带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肩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23年
- 本文旨在探讨针刺疗法联合巫毒带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肩痛的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院康复科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入院的脑卒中患者80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的相关标准[1];(2)年龄40~80岁,第一次发病且诊断标准符合脑卒中恢复期的功能状态[2],2月<病程<6月;(3)有一定的沟通和认知能力,能执行相关的动作指令。排除标准:(1)不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有精神疾病和严重认知障碍,因视、听异常无法参与者;(3)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消化、造血系统障碍等疾病者;(4)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或拒绝参加者。
- 孙建伟孙琦
- 关键词:脑卒中肩关节痛针刺疗法
- 切开复位空心钉锚钉与关节镜下带袢钢板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比较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空心钉联合锚钉固定与关节镜下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38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方式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后内侧入路空心钉锚钉系统固定)和关节镜固定组(关节镜下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6~74(42.9±18.8)岁;左侧13例,右侧7例;骨折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2例,Ⅲ型8例;后抽屉试验Ⅱ度14例,Ⅲ度6例。关节镜固定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4~70(53.5±13.4)岁;左侧11例,右侧7例;骨折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0例,Ⅲ型8例;后抽屉试验Ⅱ度11例,Ⅲ度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即刻复位质量,并于术后6个月时比较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后抽屉试验、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主观膝部评分表分级、KT2000稳定性评价及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结果:3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6(12.3±1.9)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骨折畸形愈合及不愈合、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膝关节X线片示撕脱骨折均已达到影像学愈合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别为(56.4±7.1)min、(63.2±10.2)ml,关节镜固定组分别为(89.9±7.4)min、(27.7±8.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复位质量(χ^(2)=0.257,P=0.612),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t=0.492,P=0.626)、膝关节后抽屉试验(χ^(2)=0.320,P=0.572)、膝关节IKDC分级(χ^(2)=0.127,P=0.938)、KT2000稳定性评价(χ^(2)=0.070,P=0.791)和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t=0.092,P=0.2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内侧入路空心钉锚钉系统固定与关节镜下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均能取得�
- 吴荣张占丰翁伟杨红航闵继康孙建伟沈哲源
- 关键词:关节镜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