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图像
  • 3篇红外
  • 2篇图像配准
  • 2篇配准
  • 2篇微光
  • 2篇光学
  • 1篇视场
  • 1篇图像拼接
  • 1篇图像融合
  • 1篇无热化
  • 1篇无热化设计
  • 1篇物镜
  • 1篇物镜设计
  • 1篇系统设计
  • 1篇可见光
  • 1篇孔径
  • 1篇驾驶仪
  • 1篇观察镜
  • 1篇光学系统
  • 1篇光学系统设计

机构

  • 4篇北方夜视科技...

作者

  • 4篇孙爱平
  • 2篇余海虹
  • 1篇杨毕春
  • 1篇皮冬明
  • 1篇朱尤攀
  • 1篇陈忠
  • 1篇安长亮
  • 1篇胡德超
  • 1篇罗琳
  • 1篇铁筱滢

传媒

  • 4篇红外技术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光与红外图像融合手持观察镜光学系统设计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微光与红外图像融合手持观察镜展开论述。首先对比分离窗口布局与共用窗口布局的优劣,针对本文所设计的手持观察镜,选择共用窗口布局;其次分析折反射系统的特点,选择折反射与透射组合的图像融合光学型式;第三依据相应指标,对图像融合各个子系统开展光学设计;最后分析图像融合系统所成图像,得出此融合系统成像质量好,分辨率高,实现了图像融合的目的。
孙爱平龚杨云朱尤攀余海虹黎小琳罗琳胡德超
关键词:微光红外图像融合图像配准
无拼接盲区的图像拼接光学布局及系统设计
2020年
现有的图像拼接系统具有拼接盲区的缺陷,对于监控系统会造成观察盲区,形成信息缺失,对监控安全造成威胁。本文为了消除图像拼接系统的拼接盲区,提出了一种新的无拼接盲区的图像拼接布局型式。首先,对具有拼接盲区的图像拼接布局型式与无拼接盲区的图像拼接布局型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其次,以3个非制冷长波红外摄像机图像拼接系统为例,对非制冷长波红外摄像机镜头进行设计分析;最后,为了得到比较好的拼接图像,对待拼接的红外摄像机的畸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孙爱平雷旭峰李泽民杨绍明余海虹康丽珠龚杨云汪陈跃
关键词:图像拼接
大孔径、大视场辅助驾驶仪红外镜头无热化设计被引量:13
2013年
论述了无热化设计的种类和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设计的基本原理。使用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设计方案,设计了一款工作波段为8~12 m、焦距f=16.5 mm、F#=0.8、视场为36.5×27.8的大孔径、大视场辅助驾驶无热化红外镜头。此镜头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适用于辅助驾驶系统。此红外镜头在-40℃~60℃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无需调焦,能自动消除热差影响,始终保证成像清晰。经过寒区(低温)试验,满足无热化设计的需要。
孙爱平龚杨云陈忠安长亮皮冬明铁筱滢杨毕春
关键词:无热化设计
可见光/微光与红外平行光路融合物镜设计
2020年
现有所发布的大多数文献着重于图像融合算法的分析研究,很少有文献对采集融合图像的光学系统做出相应论述。本文根据手持融合观察镜的特点,对可见光/微光与长波红外图像融合、平行光路布局型式的融合物镜光学系统进行设计及分析。首先介绍了共光路光学布局型式与平行光路光学布局型式的优缺点,根据手持融合观察镜的特点选择了平行光路的光学布局型式;其次根据手持融合观察镜指标的要求对可见光/微光物镜进行“消热差”、定焦光学设计,针对长波红外物镜开展内调焦式光学设计;第三根据所设计的融合物镜光学系统,从平行光路光学布局型式、放大率及畸变变化3个方面对图像配准精度进行分析;最后对手持融合观察镜实际场景的融合图像进行分析判断,得出融合图像质量好,能满足手持融合观察镜融合性能的要求。
孙爱平杨绍明郭亮龚杨云余海红曾邦泽赵德利王京云李泽民
关键词:红外图像配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