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玲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眩晕
  • 1篇血清
  • 1篇血瘀
  • 1篇血瘀型
  • 1篇血瘀型原发性...
  • 1篇诱发电位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痛经
  • 1篇增多症
  • 1篇针轮
  • 1篇失眠
  • 1篇嗜酸
  • 1篇嗜酸性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 1篇收纳
  • 1篇受体
  • 1篇受体3
  • 1篇听觉

机构

  • 6篇上海市中西医...

作者

  • 6篇张玲
  • 5篇冯蓓蕾
  • 4篇王长德

传媒

  • 2篇神经病学与神...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妇儿健康导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治疗不寐经方的现代实验研究评述
失眠,亦称不寐,《内经》、《伤寒论》称之为"不得卧"、"目不瞑"、"卧不安"、"不得眠"等,是指睡眠不足或睡不深熟的一种病症。目前对失眠的治疗主要停留在人工合成的镇静、催眠药阶段,由于这些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成瘾性、戒断...
冯蓓蕾陆逸莹张玲
关键词:经方失眠
文献传递
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周围性眩晕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价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7月—2023年1月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接受治疗的周围性眩晕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倍他司汀组(35例)和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组(35例)。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组患者接受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倍他司汀组患者仅接受倍他司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 voke d pote ntial,BAEP)、前庭功能、血液流变学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头晕目眩、倦怠无力、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出汗异常和眼震评分以及眩晕症状总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头晕目眩、倦怠无力、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出汗异常和眼震评分以及眩晕症状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组患者的头晕目眩、倦怠无力、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出汗异常和眼震评分以及眩晕症状总评分均低于倍他司汀组(P<0.05)。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组患者的BAEP、变温试验、眼震电图和甩头试验(head thrust test,HIT)检查结果异常率均显著低于倍他司汀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35(8.57%)]也显著低于倍他司汀组[34.29%(12/35)](P<0.05)。治疗后,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低于倍他司汀组(P<0.05)。结论:与单用倍他司汀相比,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周围性眩晕的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玲王长德冯蓓蕾
关键词:周围性眩晕倍他司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前庭功能
调周理论指导下耳穴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调周理论指导下耳穴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就诊的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试验组给予调周理指导下的耳穴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疼痛评分(VAS)、血清人前列腺素F2α(PGF2α)和血清人前列腺素E2(PGE2)。结果两组治疗后CMSS、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PGF2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G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周理论指导下耳穴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降低CMSS、VAS评分及PGF2α水平,改善疼痛程度。
马莹张玲
关键词:耳穴疗法寒凝血瘀原发性痛经前列腺素
一种方便携带的检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携带的检查装置,包括叩诊锤、叩诊针轮,所述所述叩诊锤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叩诊针轮,所述叩诊锤与叩诊针轮的表面套设有防护套,所述叩诊锤通过滑动连接块与防护套的内壁连接,所述叩诊锤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
陆逸莹冯蓓蕾王长德 陈卉张玲 谢安劼 林宇栋
血清NLRP3表达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综合评价血清中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ucleotide-binding domain leucine-rich repeat and pyrin domain-containing receptor 3,NLRP3)的表达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copus、CINAHL、CBM、VIP、Wan 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有关血清NLRP3表达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8月1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而后采用Stata 15.1 SE及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Me 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血清NLRP3表达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SMD=1.66,95%CI=1.28~2.04,P<0.01)。根据NLRP3测量方法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组(SMD=1.48,95%CI=1.15~1.80,P<0.01)和PCR组(SMD=2.12,95%CI=0.78~3.45,P=0.002)均显示NLRP3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结果稳定。结论:高水平的血清NLRP3表达水平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有关。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张玲冯蓓蕾马莹王长德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合并脑梗死1例被引量:2
2020年
患者:男性,37岁,因左上肢活动不利4 d于2019年7月入院。入院前4 d患者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左上肢活动不利,以左侧第四指屈肌明显,当时未予重视。入院前2 d患者上述症状未改善,无头痛、头晕、呕吐,无肢体麻木,无意识丧失,无其他肢体活动不利,无发热,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遂来门诊就诊。急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提示右侧半卵圆中心新鲜腔隙性梗死灶,拟诊脑梗死收治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张玲冯蓓蕾王长德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脑梗死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