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营养
  • 3篇营养状况
  • 2篇肠内
  • 2篇肠内营养
  • 1篇营养不良
  • 1篇营养评估
  • 1篇早期肠内营养
  • 1篇肾病
  • 1篇术后
  • 1篇透析患者
  • 1篇贫血
  • 1篇肿瘤
  • 1篇主观
  • 1篇外营养
  • 1篇胃癌
  • 1篇胃癌根治
  • 1篇胃癌根治术
  • 1篇胃癌根治术后
  • 1篇胃肠
  • 1篇胃肠道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篇徐钦
  • 2篇李磊
  • 2篇朱秋红
  • 2篇林君
  • 2篇季峰
  • 2篇赵卫玉
  • 2篇王婷婷
  • 2篇曹阳

传媒

  • 1篇中外医疗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门诊慢性肾病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价与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慢性肾病(CKD)病人的营养状况,探讨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3—8月浙医一院门诊CKD病人150例,对其肾小球率过滤率(GFR)进行评估并分组,收集人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GA)进行营养评价。结果 CKD病人的总体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7.3%,其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2.0%,轻-中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3%。CKD后期病人的BMI、血红蛋白有所下降,血肌酐、尿酸、尿素氮升。结论 CKD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和贫血。
王婷婷徐钦曹阳朱秋红李磊赵卫玉林君毛婕瑾季峰
关键词:慢性肾病营养评估贫血
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早期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差异。方法 :收集近2年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肠内营养)和对照组(接受肠外营养)。对比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出胃管时间两组治疗前和治疗7天白蛋白和血红蛋...
徐钦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随访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干预和饮食指导。方法:共收集114名CAPD患者,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GA)评估其营养状况并分组,收集人体测量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51.75%,其中重度营养不良占19.30%,轻-中度营养不良占32.45%。营养不良组与营养良好组比较,体质量指数(BMI)、上臂围、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主要表现为体质量减轻、贫血、低蛋白血症。
王婷婷曹阳徐钦林君毛婕瑾朱秋红赵卫玉李磊季峰
关键词: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营养不良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7年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胃肠道肿瘤手术后需行营养支持的患者 70 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观察组,n =36)及肠外营养组(对照组,n =34)。对照组患者术后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能量为 25~35 kcal?kg- 1?d- 1。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检测术前、术后营养状况指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徐钦
关键词:肠道营养营养状况免疫胃肠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