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少辉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无复流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复流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血小板
  • 1篇再灌注
  • 1篇无复流现象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 1篇氯吡格雷
  • 1篇介入
  • 1篇介入治疗
  • 1篇经皮冠状动脉...
  • 1篇经皮冠状动脉...
  • 1篇急性ST段抬...

机构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王海昌
  • 3篇李少辉
  • 2篇张英梅
  • 2篇孙雷
  • 1篇孙冬冬
  • 1篇赵莎莎
  • 1篇蔺杰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西京医院心内科收治的STEMI患者196例并将其分为氯吡格雷组(n=100)和替格瑞洛组(n=96)。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 mg,PCI术后给予氯吡格雷标准剂量(75 mg,1/日,口服)治疗;替格瑞洛组给予180 mg负荷剂量,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标准剂量(90 mg,2/日,口服)治疗。于患者出院后1月、3月、6月进行随访,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不良终点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危险因素、临床用药及其他治疗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6个月主要及次要终点事件、主要及次要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STEMI患者近中期不良终点事件的影响相当。
孙雷孙冬冬王海昌李少辉蔺杰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心肌梗死氯吡格雷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研究入院时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1 infarction,STEMI)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共收集190例急性STEMI患者,发病12小时内并且行PCI(primary coronary intervention)术。按术中TIMI血流分级将病人分为2组:正常复流组(138例)和无复流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PCI结果,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无复流的预测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论证得到PLR预测无复流的最佳临界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无复流组PLR显著高于正常复流组(246±98VS 169±108,P<0.01)。当PLR=188时,预测无复流的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72%。结论:入院时PLR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因素。
李少辉王海昌张英梅孙雷赵莎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
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的当前认识被引量:6
2016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治疗策略。虽然PCI后冠脉血流恢复,但仍经常观察到无复流现象,并且与较差的临床预后有关。导致该现象的病因机制复杂且相互关联,对这些机制的进一步认识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可以使用冠脉造影、心肌对比超声及心脏磁共振等技术诊断无复流。许多药物可能改善实验室和临床无复流,但一些药物尚未明确地改善临床结果。
李少辉王海昌张英梅
关键词:无复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再灌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