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华

作品数:34 被引量:70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染色
  • 21篇染料
  • 15篇色性
  • 15篇染色性
  • 15篇染色性能
  • 9篇分散染料
  • 7篇织物
  • 7篇重氮
  • 7篇牢度
  • 6篇涤纶
  • 6篇色牢度
  • 6篇蚕丝
  • 4篇噻吩
  • 4篇棉织
  • 4篇棉织物
  • 4篇MANNIC...
  • 3篇偶合
  • 3篇偶合反应
  • 3篇重氮化
  • 3篇重氮盐

机构

  • 34篇浙江理工大学
  • 6篇浙江吉华集团...
  • 3篇浙江理工大学...
  • 2篇浙江飞翔线业...
  • 2篇传化智联股份...
  • 2篇浙江厚源纺织...
  • 1篇嘉兴学院
  • 1篇浙江弘毅化学...
  • 1篇杭州吉华高分...

作者

  • 34篇江华
  • 23篇崔志华
  • 22篇陈维国
  • 2篇刘国金
  • 2篇胡倩
  • 1篇郑今欢
  • 1篇易玲敏
  • 1篇沈加加
  • 1篇丁超
  • 1篇程宏
  • 1篇汪仁良

传媒

  • 12篇浙江理工大学...
  • 6篇现代纺织技术
  • 4篇丝绸
  • 3篇纺织学报
  • 3篇染料与染色
  • 2篇毛纺科技
  • 2篇印染
  • 1篇染整技术
  • 1篇有机化学

年份

  • 4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亚芴基醌式噻吩型酸性染料对羊毛织物和桑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设计并合成了一只以双亚芴基醌式噻吩结构为发色母体的红色染料Dye-R,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51 nm,摩尔消光系数为24 380 L/(mol·cm)。探讨了染料Dye-R在酸性条件下染浴温度、染浴pH值、元明粉用量等因素对羊毛、桑蚕丝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获得羊毛织物染色的优化工艺为:平平加O为0.1 g/L,元明粉为40 g/L,浴比为1∶50,pH值为3,温度为100℃;获得桑蚕丝织物染色的优化工艺:平平加O为0.1 g/L,元明粉为30 g/L,浴比为1∶50,pH值为4,温度为85℃。结果表明:染料Dye-R在酸性条件下对羊毛及桑蚕丝织物均具有较高上染百分率和得色量,染料提升性较好,染色织物具有较高的耐皂洗和耐摩擦色牢度。
孙剑飞江华江华崔志华
关键词:酸性染料染色性能羊毛桑蚕丝
间位芳纶着色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2年
间位芳纶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因具有极好的耐热性、阻燃性和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阻燃服、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芳纶高分子链间作用力大、纤维结晶度高、纤维表面化学惰性强,使染料分子难以进入纤维内部或与纤维结合,导致芳纶染色性较差。目前,主要从两方面改善芳纶染色难题:通过提高温度、加入载体或改用非水染色介质等手段开发新型染色工艺提升染料上染率;对芳纶进行改性以提升芳纶可染性。文章对间位芳纶的着色技术现状进行综述,简要介绍了各类染色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芳纶结构与染色性能的关系,并总结了各染色方法所面对的挑战及应用前景。
宋吉贤江华崔志华崔志华
关键词:间位芳纶纤维改性
反应性荧光增白剂RF-1对棉纤维的应用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现有荧光增白剂在使用时耐湿处理牢度差的问题,以自制的反应性荧光增白剂RF-1为研究对象,通过紫外吸收-荧光发射光谱探究其增白机理。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其对棉织物的应用工艺,并以白度为评价指标进一步优化了RF-1的用量,最终确定其最优工艺为:RF-1 0.5%owf,元明粉60g/L,pH 10,染色温度70℃,染色时间60min。通过DMF剥色和耐洗牢度测试,证实RF-1对棉纤维具有反应性,且具有良好的耐水洗牢度;将RF-1和活性染料同浴染色,证明两者存在竞染关系。
丁超崔志华陈维国江华孙岩峰
关键词:荧光增白剂棉织物共价键牢度
两种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对棉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自制了两种适用于棉的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UV-A1和UV-A2,通过正交试验对这两种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在棉织物上的应用工艺进行了优化,分别获得最佳工艺。UV-A1的最佳工艺为:温度90℃,pH 10,整理时间90min,硫酸钠用量为60g/L;UV-A2的最佳工艺为:温度90℃,pH 10,整理时间90min,硫酸钠用量为40g/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UV-A1和UV-A2对棉织物的上染率分别为5.40%和47.00%,固着率分别为4.04%和39.90%。UV-A1和UV-A2所含磺酸基数量的差异是造成上染率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含有三个磺酸基的UV-A1解离后所带负电荷大于含有两个磺酸基的UV-A1,因此与水中呈负电性的棉织物存在更大的电荷斥力,造成其上染率严重偏低。对UV-A2整理后的棉织物经过20次洗涤后,UV-A2整理的棉织物UPF值仍在30以上,说明了其具有较好的湿态耐久性,能够达到持久的紫外线吸收效果。
程宏崔志华陈维国江华孙岩峰
关键词: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棉织物
含双吖丙啶反应性染料的合成及其对丙纶染色性能被引量:2
2022年
以3-苯基-3-三氟甲基双吖丙啶基团为活性基团、4-丁基-4′-(N-乙基-N-羟乙基)偶氮苯为发色体、酯基为桥接基,合成了一支新型疏水反应性染料D1,并以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进行了结构确认。研究了染料的吸收特性和热性质,并探讨了染色性能。结果表明:染料D1与丙纶形成共价键结合,染色丙纶的固色率为69%,耐皂洗、耐摩擦和耐升华等色牢度均达4~5级及以上,丙纶在染色前后的机械性能基本不变。
郭广落江华崔志华崔志华
关键词:反应性染料丙纶染色性能
镀铝型金银丝及其复合纱对不同染整加工条件的耐受性分析
2025年
以纯镀铝型金银丝、棉/金银丝复合纱、涤纶/金银丝复合纱和蚕丝/金银丝复合纱为研究对象,观测丝线在不同染整加工条件下的耐摩擦、耐皂洗、耐日晒、耐汗渍、耐有机溶剂及耐热压色牢度等指标,评测丝线对染整加工的耐受性,并提出不同类型金银丝纱线的应用建议。结果表明:除部分苛刻染整加工条件外,3种不同类型金银丝复合纱的色牢度性能均明显优于纯镀铝型金银丝,耐摩擦、耐日晒、耐有机溶剂和耐热压色牢度均可稳定达3级及以上。经评测发现,棉/金银丝复合纱在高温长时间强碱条件下的耐摩擦和耐日晒色牢度指标达4级,适合在耐摩擦和耐日晒要求高的面料中应用;蚕丝/金银丝复合纱在高温长时间酸性测试下的耐有机溶剂、耐日晒和耐摩擦色牢度指标达到4级及以上,这为含有蚕丝/金银丝高端服饰的使用养护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在pH超过12的强碱环境下,棉/金银丝复合纱和涤纶/金银丝复合纱的耐汗渍和耐皂洗色牢度最低仅2~3级,因此这两类金银丝纱线织成的面料要避免在强碱条件下的汗渍和皂洗环境。
刘植鸿陈英飞陈英翔江华翟世民刘国金
关键词:染整加工色牢度
水溶性对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染色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设计合成3只含桥基的H酸结构芳伯胺染料,探究水溶性基团对蚕丝织物上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染料水溶液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染料的色光及最大吸收波长,探讨芳伯胺染料结构中水溶性基团数量对Mannich反应染色性能的影响。分别测试3只芳伯胺染料D1~D3按照常规酸性染料染色工艺和Mannich反应染色工艺对蚕丝织物染色的K/S值,比较染色蚕丝织物经过剥色前后的染色深度变化及各项染色牢度。结果表明:染料D1~D3在水溶液中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随着—SO3 H基团数量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芳伯胺染料结构中水溶性基团数量增多,使得蚕丝织物Mannich反应的染色效果先递增后下降。与常规酸性染料染色相比,染料D1~D3对蚕丝织物Mannich反应染色的色牢度均能够达到4级以上。该研究为芳伯胺染料在蚕丝上的Mannich反应染色提供了理论依据。
汪敏陈维国崔志华江华郭庆张志强
关键词:MANNICH反应上染色牢度
基于α-苯基重氮酯分散染料对氨纶的拼染工艺及性能
2025年
为提升氨纶的染色色牢度,合成了3只含有α-苯基重氮酯结构的疏水反应性染料D1—D3,混拼后得到黑色活性分散染料H1,将其用于氨纶的染色实验,优化染色工艺条件,并对染色氨纶的固色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染料D1—D3具有良好的配伍性,优化的复配比例为20∶1∶20。当染料用量为3%(o.w.f)时,使用染料H1在95℃染色45 min再在140℃固色30 min后,可以得到深黑色的染色氨纶,其L^(*)值为16.5,C^(*)值为2.6。该染色氨纶的固色率为80%,染料迁移率为8%,耐皂洗、耐摩擦和耐升华等色牢度可达4级及以上。与常规黑色分散染料染色氨纶相比,经α-苯基重氮酯型染料染色所得氨纶的深黑颜色具有更加优异的坚牢特性。该研究结果为获取高色牢度黑色氨纶提供了新思路。
王也江华石璐璐解晓康路乐乐
关键词:分散染料配伍性氨纶染色性能
芳伯胺染料对棉织物反应性染色工艺及机理被引量:3
2018年
为建立一种针对棉织物的高色牢度染色方法,选用含芳伯氨基团的染料对棉织物进行反应性染色,优化了染色工艺,探讨了染色过程中颜色变化机理,并对该方法中染料适用性范围进行了研究。优化的染色工艺条件为:首先在90℃下,将染料与棉织物在8g/L盐中同浴加热30min,随后降温至0℃进行重氮化反应10min,最后加入6g/L碳酸钠在室温搅拌反应10min。采用量子化学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颜色变化机理,结果表明:该反应性染色过程中染料分子结构上伯氨基改变为烷氧基后分子能级带隙降低,这是颜色发生红移的内在原因。对不同类型芳伯胺染料的研究表明:该反应性染色方法可用于萘胺类、苯胺类及1-氨基蒽醌类芳伯胺染料,所得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及耐皂洗色牢度均能达到4级以上。
胡倩胡倩江华江华陈维国
关键词:重氮化棉织物共价键染色性能
位阻基团对靛吩咛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噻吩单元取代基对靛吩咛型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采用靛吩咛反应合成3支蓝色染料D1—D3,通过高温高压染色法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并测试了染色织物的上染率、色深和色牢度。结果表明:染料D1—D3的合成收率为61%~85%,在二氯甲烷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35~649 nm,摩尔消光系数为16500~39300 L/(mol·cm),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与耐酸碱稳定性。染色优化工艺参数为:染色温度130℃、浴比1∶40、染浴pH值5~6。在优化染色工艺条件下,染料D1—D3的上染率分别为84.8%、97.5%和93.3%,染色织物K/S值分别为17、8和16,耐摩擦、耐皂洗和耐升华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染色织物还具有很好的耐迁移性,染料迁移率均在10%以下。噻吩单元引入取代基对于调节靛吩咛染料分子间作用力、提升上染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卫艳影江华
关键词:染色性能涤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