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利坡
-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释析
- 2023年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解决党内存在问题的现实需要所进行的重要举措。在价值观层面,集中教育中所彰显的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引、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立场,生动诠释和塑造着党的政治品质;在方法论层面,集中教育中所坚持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同步跟进、问题导向和目标任务精准聚焦、统一部署和具体实施系统推进、以知促行和以行促知双向互动、集中整改和谋求长效一体推动等设计与安排,不仅促进党内集中教育取得显著成效,而且也为深入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
- 牛利坡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自我革命方法论
-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新闻出版工作的职能定位
- 2022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适应全国执政的新形势,明确了新闻出版工作的职能定位:配合中心工作的“必要”环节,开展理论学习的“最重要”阵地,联系群众的“有声音”的媒介。这一定位契合了党的文化工作的最高目标,为我们当前准确把握新闻出版工作的职责使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
- 牛利坡汪逸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出版
- “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机遇被引量:1
- 2018年
- 自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短短四年多的时间里,"一带一路"倡议逐步由构想变为现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今天继续焕发勃勃生机,并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
- 牛利坡
-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海上丝绸之路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国际社会
- 十九大精神融入“概论课”的内容、方法及路径探析
- 2018年
- 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推进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当前最紧要的任务。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方位、新表述、新举措,应该及时、准确、全面地融入概论课教材体系;十九大报告蕴含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等方法论思想,对概论课教学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在此前提下,提高高校思政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优化课程评价手段、树立协同理念,是探索十九大精神融入概论课实践路径的重要方面。
- 牛利坡
- 关键词:概论课
- 习近平文化思想赋能学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三个维度
- 2025年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赋能学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了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深厚力量根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丰富了学校思政课的内容供给;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所蕴含的坚守文化主体性、坚持体用贯通、坚持开放包容的文化观,对学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 牛利坡
- 关键词:思政课
- 新常态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表现
- 2016年
- 改革开放以后,党重新思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明确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并逐步在理论和实践上走向深入。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矛盾双方在表现形式和实现手段等具体方面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 牛利坡
-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新时代新征程职校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格局和策略
- 2024年
- 技能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引导职业院校学生投身技能报国行动、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在把握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基础上,在主体协同、内容拓展、载体创新方面积极拓展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工作格局;同时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创新实施策略,坚持技能培养与思想政治引领相统一、职业规划指导与思想政治引领相融合、企业引领与学校引领相联动、显性引领与隐性引领相结合。
- 牛利坡
-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院校
- “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意涵和实践进路被引量:2
- 2024年
- “大思政课”建设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大思政课”区别于“大思政”,其本质属性是课程属性,通过各种方式实现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达成育人目标;实践教学并非是“大思政课”的唯一实现途径,课堂讲授中史论结合的头脑思辨、社会资源和力量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场景体验等,也应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因此,应在教学论视域下明确“大思政课”建设的目标、内容、方式、主体及评价内涵,并在把准实践逻辑的基础上明晰其主要进路。
- 牛利坡
- 关键词:课程属性实践进路
- “四史”教育的历史基因及现实考量——兼论“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被引量:10
- 2021年
- 以史为鉴,发挥历史“资政育人”功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传承这一历史基因,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出加强“四史”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开展“四史”教育的重要渠道。
- 牛利坡
- 关键词:现实考量
- 中高职思政课纵向衔接存在问题及实现路径——侧重于技工院校与高职院校衔接的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做好技工院校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纵向衔接,是思政课一体化设置、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适应学生成长阶段性特征的多方面要求。由于缺少一体化的设计和统筹,技工院校与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纵向衔接在课程体系、内容、教材、教学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改进这些问题需要遵循渐进性转变的要求多方面综合施策。
- 牛利坡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纵向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