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倩

作品数:42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7篇电气工程
  • 4篇化学工程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21篇铁氧体
  • 19篇永磁
  • 12篇永磁铁
  • 12篇永磁铁氧体
  • 12篇磁性能
  • 8篇磁粉
  • 7篇磁体
  • 4篇铁氧体磁粉
  • 4篇注射成型
  • 3篇双层膜
  • 3篇SM
  • 3篇高性能
  • 3篇O
  • 3篇12
  • 2篇电磁
  • 2篇永磁材料
  • 2篇永磁体
  • 2篇永磁铁氧体材...
  • 2篇优化设计
  • 2篇粘结铁氧体

机构

  • 41篇国家磁性材料...
  • 36篇北矿磁材(阜...
  • 6篇北矿磁材科技...
  • 6篇矿冶科技集团...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42篇王倩
  • 33篇李炳山
  • 33篇刘荣明
  • 6篇刘冬
  • 5篇高俊彦
  • 3篇徐光青
  • 2篇滕阳民
  • 2篇张鹏杰
  • 2篇刘超超
  • 2篇邹科
  • 1篇崔接武
  • 1篇李蔚
  • 1篇马嵩
  • 1篇吴玉程
  • 1篇缪冰锋
  • 1篇刘颖力
  • 1篇姜娟
  • 1篇李野

传媒

  • 19篇磁性材料及器...
  • 10篇金属功能材料
  • 4篇矿冶
  • 3篇中国金属通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中国陶瓷
  • 1篇现代企业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世界有色金属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11篇2018
  • 8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业纯混合稀土制备新型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提供了一种以工业纯混合稀土为原料制备的稀土铁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原料包括Pr-Nd混合稀土和La-Ce混合稀土,该材料具有Nd_2Fe_(14)B型结构,化学式:[(La-Ce)_x(Pr-Nd)_(1-x)]_y(Fe,TM)_(1-y-z)B_z,其中,x=1%~99%(原子分数),y=12%~17%(原子分数),z=5%~8.5%(原子分数)。该发明母合金原料配方同时采用工业纯La-Ce和Pr-Nd两种混合稀土,但不影响2:14:1永磁主相的生成,以及磁性单相行为的出现,保持了稀土铁硼永磁材料的优良磁性能,减小了对高纯单质稀土原料的依赖性,降低了材料的制备成本,对于开发低成本的稀土永磁材料并拓展其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获得的新型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剩余磁化强度可达0.55~1.07T,内禀矫顽力可达819.9~1440.8kA/m,最大磁能积可达43.0~125.0kJ/m^3。
刘荣明刘荣明贾立颖朱代漫周小文王倩王倩熊君刘冬刘冬李炳山
关键词:混合稀土钕铁硼熔体快淬电弧熔炼
工艺及配方对粘结铁氧体永磁体的力学性能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以锶铁氧体磁粉为主要原料,尼龙作为粘结剂,加入其它添加剂,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加热混炼,注射成型得到塑料粘结磁器件,含磁粉量、含硅补强剂、增塑改性剂对磁器件力学性能有影响。磁粉含量不同,塑磁器件密度不同,随磁粉的含量增多磁性能增大,由于磁粉之间有摩擦,摩擦增大Hcj和力学强度会有下降的趋势。对于材料的拉伸强度,采用玻纤(GF)的效果比添加白炭黑或玻纤粉的效果明显。添加增塑改性剂到尼龙高分子聚合物中,可以改善尼龙加工性能,增加聚合物的塑性,对制品的柔韧性和抗冲击有改善。调整工艺配方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根据客户对产品特定的力学方面的技术要求,制备不同性能的磁体,满足客户需求。
刘娜熊君全小康李亚峰王倩李炳山
关键词:注射成型力学性能
自动化混配料输送系统在永磁铁氧体材料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北矿磁材(阜阳)有限公司建成的大规模(年产6万吨)永磁铁氧体粉体全流程自动化精确控制生产示范线采用"自动化混配料输送系统"进行原料配料、混料和物料输送,可实现精确配料、均匀混料和稳定进料。使用该系统可使原料混料摩尔比标准偏差降低71%,混料准确性提高。同时,产品预烧性能获得提升,且各项预烧磁特性指标的波动幅度变窄,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大幅提升,剩磁Br标准偏差比传统生产方式降低78.87%,内禀矫顽力Hcj标准偏差降低10.44%,磁能积(BH)max标准偏差降低74.85%。
王倩张威峰刘智刘景涛贾立颖刘荣明刘荣明李炳山
关键词:永磁铁氧体混配料自动化磁性能
有机物复合分散剂对轧制成型粘结铁氧体磁粉分散性及磁体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经湿磨及干燥工序后,铁氧体磁粉颗粒被解碎成单畴颗粒,由于液桥力的作用,磁粉产生团聚。采用机械分散和表面改性的方式对粉体进行分散,并分析粉体分散对粉体粒度、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经振磨分散,磁粉中超细颗粒分散均匀,有利于磁体成型和取向,成型过程中超细颗粒未发生团聚现象。粉体经分散处理后,在轧制成型粘结磁体中的最大含粉量从90.3%提高至93.7%,剩磁从263 m T提高到273 m T。
张威峰胡国辉王永齐魏汉中贾立颖王倩刘荣明刘荣明李柄山
关键词:永磁铁氧体磁粉剩磁
轧制成型用高性能Sr-M型铁氧体磁粉研磨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常规一次研磨工艺制得轧制成型用Sr-M型粘结铁氧体磁粉存在粒度分布宽、细粉比例较高等问题,而采用分段研磨工艺可以使磁粉粒度分布更加集中,超细粉比例降低,同时显著提高研磨效率,使电耗降低25%以上。得益于突出的粉体特性,采用分段研磨制备的磁粉磁性能更加优异。通过调整分段研磨工艺条件,可以分别获得高剩磁产品(B_(r)=275 mT,H_(cj)=302 kA/m)和高矫顽力产品(B_(r)=267 mT,H_(cj)=345 kA/m)。
王继全孙威王剑锋魏汉中谢光环张鹏杰胡国辉李青华王倩王倩李炳山崔接武
关键词:磁粉研磨工艺
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在烧结永磁铁氧体中的应用
2022年
综述了粉末注射成形技术PIM(Powder Injection Molding)在永磁铁氧体领域的应用状况和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注射成形烧结永磁铁氧体制备技术的工艺特点,总结了黏合剂体系及其脱脂技术的研究成果,最后对该技术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李青华王继全孙威赵欣贾立颖李志宏王倩王倩李炳山
关键词:粉末注射成形永磁铁氧体烧结磁体黏合剂
铁精矿粉添加对轧制成型用铁氧体磁粉六价铬和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为降低磁粉中的六价铬含量,生产上一般使用低铬原料和低铬钢球研磨介质,但也加大了生产成本;也有通过增多水洗次数、增加酸处理工序和添加还原物等方法等达到控制六价铬的目的,这样同样加大了生产成本,也增加了环境外排负荷。以不增加水、酸使用量和不增加生产成本为前提,在细磨过程中添加来源较广泛的铁精矿粉并研究其添加量对Cr^(6+)含量的影响后发现,添加量达到3.2 wt%,退火后磁粉中Cr^(6+)含量≤10 ppm;添加量达到8 wt%,Cr^(6+)含量接近0 ppm。对退火后磁性能进行检测,添加量在0~4 wt%范围内,性能未受影响;添加量高于4.8 wt%内禀矫顽力明显降低。为提高磁性能,通过细磨后添加振动分散的方法,对磁粉进行机械分散预处理,回火后剩磁达到263 m T,达到传统上采用退火后加酸洗制粉工艺制造的磁粉产品的性能水平。
张威峰胡国辉揣丹朱代漫全小康贾立颖王倩刘荣明刘荣明
关键词:永磁铁氧体六价铬铁精矿磁性能
浅议中国磁性材料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被引量:1
2018年
研究多国的工业发展战略,不难发现,尽管各国的发展路线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制造业科技创新,并把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及质量作为衡量制造业科技创新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质量和数量上有明显优势。根据WIPO统计数据,美、日通过PCT申请国际专利数量为我国的2.7倍和2倍。其科研成果转化率超过40%,而我国仅为10%左右。尽管2011年中国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最大专利申请国,但在申请专利的质量及有效程度上仍处于较低水平,高技术含量和高市场价值的专利较少,关键产业和核心领域的专利占有率相对较低。
王倩贾立颖刘荣明刘荣明李炳山
关键词:制造业磁性材料自主知识产权
不同相厚度下对SrFe_(12)O_(19)/α-Fe纳米复合双层膜的微磁学模拟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三维模拟软件OOMMF对铁氧体纳米复合双层膜SrFe_(12)O_(19)/α-Fe进行微磁学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固定硬磁相厚度分别为10、15和20 nm,逐渐增大软磁相厚度,复合材料均表现出剩磁增强效应,计算(BH)_(max)分别在软磁相厚度L_(s)=5 nm,6 nm和6 nm时取得最大值165.57,136.39和117.32 kJ/m^(3),是目前单相锶铁氧体的(BH)_(max)(40 kJ/m^(3))的3~4倍左右。在软磁相厚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硬磁相厚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剩磁、最大磁能积逐渐减小,矫顽力略有增大,最佳的(BH)_(max)在硬磁相厚度为10 nm时取得。磁矩反转过程随着硬磁相厚度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贾立颖刘荣明刘荣明李青华王倩李炳山
关键词:磁性能
各向异性轧制成型高摩尔比铁氧体磁粉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生产各向异性轧制磁体用铁氧体磁粉,通常采用的氧化铁Fe_2O_3与氧化锶SrO的摩尔比低于铁氧体摩尔比理论值6.0。由于碱性环境下容易生成Cr^(6+),需通过回火后湿式表面处理工序去除Cr^(6+)。通过调整预烧工艺参数,考察摩尔比在5.65~6.5时磁粉中的Cr^(6+)含量,并探究省去表面处理工序的可能性。研究发现摩尔比大于6.2时,Cr^(6+)含量<10 ppm。摩尔比在5.9~6.3时,磁粉剩磁>257 m T,内禀矫顽力=270 k A/m。通过调整预烧和添加剂比例,在摩尔比为6.2、添加剂含量3%、1100℃预烧条件下获得磁体剩磁达264 m T的性能。通过对预烧温度对比,在1040~1120℃随预烧温度提高,剩磁逐渐提高,之后继续提高,剩磁逐渐降低。
张威峰胡国辉王峰许琛朱代漫揣丹贾立颖王倩刘荣明刘荣明
关键词:锶铁氧体摩尔比磁性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