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洪权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学成
  • 1篇翡翠
  • 1篇离子
  • 1篇晶体
  • 1篇晶体场
  • 1篇晶体场理论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光谱
  • 1篇红外
  • 1篇红外光
  • 1篇红外光谱
  • 1篇钒离子
  • 1篇仿金
  • 1篇刚石
  • 1篇V4
  • 1篇呈色

机构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广东省珠宝玉...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王铎
  • 2篇王洪权
  • 1篇宁海波
  • 1篇李雪明

传媒

  • 2篇宝石和宝石学...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蓝色翡翠的呈色机制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近期广东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来自缅甸的蓝色翡翠样品,该样品目前未见相关报道。为了确定其定名,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对样品进行分析,表明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硬玉,质量分数约97.1%,检测鉴定结论为翡翠。为了对蓝色翡翠呈色机制进行研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表明可见光区480nm以后逐渐增强的吸收带是其产生蓝色的原因;采用电子探针进行化学成分测试,表明蓝色的成因与钒离子有关。根据3d过渡金属离子的晶体场理论和翡翠晶体场理论的研究,可以推测:由于翡翠结构中M1位的Al3+被过渡金属离子钒(V4+)替代,引起八面体结构畸变而导致蓝色的产生,因此,蓝色是过渡金属离子钒(V4+)产生的原生色。
王铎莫祖荣李雪明王洪权
关键词:晶体场理论
一种仿金刚石膜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客户声称的表面覆金刚石膜(DF)的合成立方氧化锆进行常规宝石学检测,结果发现,样品为覆膜合成立方氧化锆,但样品表面的覆膜层硬度低、光滑平整,与多晶金刚石膜的粒状结构及单晶金刚石膜表面定向排列的突起等特征均不相同。为了确定表面覆膜层的成分,采用小角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表面的覆膜层进行了物相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及谱学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样品表面的覆膜层属于非晶物相;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样品的膜层主要化学成分为C,F。结合薄膜材料资料分析,初步确定其表面覆膜层可能属于非晶氟化碳(a-C∶F)膜;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样品表面的膜层所导致的1 068cm-1处的特征峰,进一步验证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论。综合结果表明,该样品表面的覆膜层为非晶氟化碳(a-C∶F)膜,是一种仿金刚石膜。
王铎宁海波王洪权莫祖荣
关键词:化学成分红外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