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数学
  • 2篇教学
  • 1篇对接
  • 1篇学生创新思维
  • 1篇医学院校
  • 1篇医用高等数学
  • 1篇医用高等数学...
  • 1篇院校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数据结构
  • 1篇数据结构课程
  • 1篇数学建模
  • 1篇数学建模教学
  • 1篇数学教学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思维
  • 1篇培养学生创新...
  • 1篇专业基础课
  • 1篇结构课程

机构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篇石洪波
  • 1篇孙杰
  • 1篇徐良德
  • 1篇周猛
  • 1篇汪强虎
  • 1篇张明明
  • 1篇赵文媛
  • 1篇李霞

传媒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黑龙江教育(...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4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以数学模型为中心的方法初探被引量:4
2010年
从医学院校医用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在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以数学模型为中心的方法。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都围绕数学模型展开,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素质及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石洪波孙杰周猛汪强虎
关键词:医用高等数学数学模型教学
关于医学院校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在医学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精选数学模型,对授课内容以及课堂实践进行改革,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迪。引入讲解和讨论穿插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口头表达能力和多维化的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石洪波李霞徐良德
关键词:数学建模创新思维教学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生物信息学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对接模式研究——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
2025年
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需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章针对当前生物信息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不畅的问题,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探讨课程对接模式。文章从提升专业基础课课程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改进教学评价5个层面进行探究,同时,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进行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有利于培养生物信息学创新人才。
石洪波张明明赵文媛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专业基础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