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宝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不锈
  • 4篇不锈钢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阻抗
  • 2篇电化学阻抗谱
  • 2篇动力学
  • 2篇氧化层
  • 2篇酸洗
  • 2篇退火
  • 2篇阻抗谱
  • 2篇析出相
  • 2篇Σ相
  • 2篇奥氏体
  • 2篇奥氏体不锈钢
  • 2篇超级奥氏体不...
  • 1篇时效
  • 1篇时效处理
  • 1篇双相
  • 1篇双相不锈钢
  • 1篇热力学计算

机构

  • 4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邹德宁
  • 4篇程宝
  • 2篇田成
  • 1篇刘小花
  • 1篇韩英
  • 1篇唐长斌
  • 1篇王冬

传媒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第八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54SMo和2507超级不锈钢中的σ析出相被引量:17
2016年
通过JMat Pro软件,计算预测2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SASS)和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SDSS)中σ相的热力学析出条件,并制定了不同的热处理制度;同时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研究了经不同温度时效不同时间后σ析出相的形态及析出机理。结果表明:254SMo SASS在1020℃不同时效时间下,在晶界上析出富含Cr、Mo和低Ni的σ相。随着时效时间增加,σ相数量增多、尺寸增大,且呈短棒状、长条状和胞状等形态,并按照γ→σ方式析出;2507 SDSS在950℃不同时效时间下,在α/γ界面和α/α晶界处析出富含Cr、Mo和更低水平Ni的σ相。随着时效时间增加,σ相数量增多,向铁素体内部长大并最终呈网状分布在奥氏体基体上,且伴有二次奥氏体(γ_2)生成,其是按照α→σ+γ_2方式析出。
王冬邹德宁韩英程宝
关键词:Σ相热力学计算
900℃时效条件下超级奥氏体不锈钢904L的析出相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检测技术,研究了900℃时效条件下超级奥氏体不锈钢904L热轧板的组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904L不锈钢在1080℃×40min固溶处理为单一奥氏体组织;900℃时效处理过程中,析出相优先在晶界上形成,随着时效时间延长,析出相数量逐渐增加,尺寸不断增大,最终在晶界上形成网状分布;TEM和EDS表征确定为富Cr、Mo和低Ni的σ析出相,形貌以条状和块状分布为主;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904L不锈钢在平衡状态下主要析出相为σ相,与实验结果吻合。
程宝邹德宁刘小花薛清连
关键词:时效处理析出相Σ相
430不锈钢退火氧化层酸洗行为研究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EIS)技术对50℃盐酸基溶液HCl (36%~38%) 150g/L+H202(30%)1.5%中热轧430不锈钢退火氧化层的酸洗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电位提高利于氧化层去除,氧化...
薛清连邹德宁田成程宝唐长斌
关键词:电化学阻抗谱动力学
430不锈钢退火氧化层酸洗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技术对40℃盐酸基溶液150 g/LHCl(36%~38%)+1.5%H2O2(30%)中430不锈钢退火氧化层的酸洗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电位提高有利于氧化层去除,氧化层酸洗是由电荷传递过程所控制;电容值100.5μF·cm-2和281.7μF·cm-2时氧化层在酸洗液中浸蚀并溶解,生成了疏松多孔的含水固体腐蚀产物;当电位达到约-0.466V时,时间-电位曲线趋于平稳,说明氧化层脱除过程趋于稳定,SEM形貌观察也证实氧化层已完全溶解。
薛清连邹德宁田成程宝
关键词:氧化层酸洗电化学阻抗谱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