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志军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型
  • 1篇血型抗原
  • 1篇意外抗体
  • 1篇输血
  • 1篇输血不良反应
  • 1篇无偿
  • 1篇无偿献血
  • 1篇无偿献血者
  • 1篇献血
  • 1篇献血者
  • 1篇临床输血
  • 1篇免疫
  • 1篇过敏
  • 1篇发热
  • 1篇RH血型
  • 1篇RH血型抗原
  • 1篇ABO血型
  • 1篇ABO

机构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濮阳市油田总...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安阳市中心血...

作者

  • 2篇张晨光
  • 2篇袁志军
  • 1篇张婧婧
  • 1篇丁肖华
  • 1篇张群妹
  • 1篇李月
  • 1篇王鹏
  • 1篇孙学兰
  • 1篇武丽娟

传媒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和免疫产生意外抗体的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回顾分析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情况,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收集3家医院68 742例临床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资料,统计分析临床输注不同血液制品后发生不良反应和免疫溶血反应产生抗体的情况。结果68 742例临床输血患者中247例发生了输血不良反应,其中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8%,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8%。193例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过敏及发热反应,占86.01%;54例溶血输血反应患者中45例既往有输血史/妊娠史,产生的抗体多为Ig G类Rh血型抗体和抗-HLA。结论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以过敏及发热反应为主,溶血性输血反应多因患者既往免疫产生了Ig G类抗体,引发急性溶血反应。临床明确输血反应种类后,选用合理血液成分输注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袁志军张婧婧杨志美李月庞桂芝王鹏张群妹张晨光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过敏发热意外抗体
豫北地区无偿献血者ABO和Rh血型抗原分布调查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调查豫北地区无偿献血者ABO、Rh抗原分布状况,便于解决临床用血供需平衡。方法采用血型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调查247 658名无偿献血人群ABO、Rh抗原表型及其基因频率,计算单倍型频率和预期值,观察ABO表型观察值与预期值、Rh阴性献血者ABO血型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群体基因平衡。结果无偿献血人群中ABO表型特征O>B>A>AB,基因频率r>q>p,期望值和观察值符合Hardy-Weinberg群体基因平衡定律;Rh(D)阴性占0.13%,多表现为ccdee和Ccdee表型,单倍型频率cde最高,男性和女性之间ABO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O血型抗原分布和Rh表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群体基因平衡。结论豫北地区ABO血型与Rh血型分布符合群体遗传学中的Hardy-Weinberg平衡,对合理制定采供血计划、招募无偿献血者、血液储备和建立稀有血型库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袁志军丁肖华孙学兰庞桂芝王登峰武丽娟杨嫣雀张晨光
关键词:ABO血型RH血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