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静姝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滴眼
  • 1篇滴眼液
  • 1篇眼液
  • 1篇氧氟沙星
  • 1篇氧氟沙星滴眼...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治疗幽门螺杆...
  • 1篇肉汤
  • 1篇肉汤稀释法
  • 1篇三联疗法
  • 1篇沙星
  • 1篇中药联合
  • 1篇组合疗法
  • 1篇左氧氟沙星
  • 1篇左氧氟沙星滴...
  • 1篇微量肉汤稀释...
  • 1篇萎缩性
  • 1篇萎缩性胃炎
  • 1篇胃炎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华康药业...

作者

  • 2篇宋晨雪
  • 2篇王放
  • 2篇谢静姝
  • 1篇王国强
  • 1篇王昱博
  • 1篇张晓天
  • 1篇刘传贵
  • 1篇赛景影
  • 1篇郑敬彤
  • 1篇路艳娇
  • 1篇张超
  • 1篇王婷
  • 1篇王亚伟
  • 1篇牟佳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一次性氧氟沙星滴眼液抑菌效力的检测及其结果评价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2种市售一次性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细菌及霉菌的抑菌效力,阐明未添加防腐剂的一次性氧氟沙星滴眼液仍具备合适的抑菌效力。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抑菌效力检查法指导原则,测定2种一次性氧氟沙星滴眼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和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菌落计数法记录药品对白假丝酵母菌[CMCC(F)98001]及黑曲霉菌[CMCC(F)98003]作用不同时间(0、7、14和28d)后的活菌数。以非一次性氧氟沙星滴眼液作为阳性对照组。结果:2种一次性氧氟沙星滴眼液对黑曲霉菌作用7、14和28d后,黑曲霉菌数未见增加,白假丝酵母菌生长基本被抑制;2种一次性氧氟沙星滴眼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MIC值均为5.9mg·L-1。一次性氧氟沙星滴眼液与非一次性氧氟沙星滴眼液抑菌效力相同。结论:随机选购的市售2种一次性氧氟沙星滴眼液的抑菌效力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抑菌效力检查法指导原则中对标准眼用制剂的要求,不添加抑菌剂的抗生素类滴眼液亦具备合适的抑菌效力。
张超赛景影张晓天谢静姝宋晨雪牟佳王放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微量肉汤稀释法
传统中药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诱发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以传统中药清胃止痛微丸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诱发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采用高通量PCR芯片技术检测炎症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并发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为治疗组,以清胃止痛微丸联合三联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14d;随机选取健康者1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应用QIAGEN人类抗菌应答PCR芯片进行外周血总RNA检测,分析治疗前后84个炎症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出20个炎症相关基因差异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差异表达的20个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调(Fold-change>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该20个基因表达水平下调,且11个基因接近健康对照组水平(Fold-change<2)。差异表达基因中包括NLRP3炎性复合体相关基因,其中治疗组患者治疗前CASP1、IL1B、NLRP3和PYCARD基因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上调(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ASP1、IL1B、NLRP3和PYCARD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调(P<0.05)。结论:清胃止痛微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诱发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NLRP3炎性复合体相关基因的表达,干扰机体与抗菌应答相关的先天性免疫应答,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宋晨雪王昱博刘传贵谢静姝路艳娇王婷王国强王亚伟王放郑敬彤
关键词:组合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