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婕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克隆
  • 2篇对虾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荧光定量PC...
  • 2篇自身抗原
  • 2篇精子
  • 2篇精子蛋白
  • 2篇抗原
  • 2篇基因
  • 2篇凡纳滨对虾
  • 1篇蛋白基因
  • 1篇螯虾
  • 1篇克氏原螯虾
  • 1篇基因克隆
  • 1篇CDNA
  • 1篇CDNA克隆
  • 1篇MRNA表达
  • 1篇MRNA表达...
  • 1篇表达量

机构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蔡生力
  • 3篇刘红
  • 3篇颜婕
  • 2篇方昱
  • 1篇崔俊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凡纳滨对虾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基因克隆及其表达
2016年
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NASP)基因,NASP基因c DNA全长2258 bp,其中包括92 bp 5′端非编码区,147 bp 3′端非编码区及2019 bp开放阅读区,编码67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74.18 k D。该序列已提交至Gen Bank,序列号为KT274811。在NCBI上进行序列比对后发现,其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NASP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0%。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卵巢与肝胰腺中NASP m 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NASP在卵巢中的表达量高于肝胰腺中的表达量,且在Ⅱ期表达量最高,Ⅲ期表达量最低。此外,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比较了凡纳滨对虾NASP与其他物种间的遗传距离。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凡纳滨对虾卵巢发育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颜婕刘红方昱蔡生力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基因克隆荧光定量PCR
凡纳滨对虾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cDNA克隆及mRNA表达量分析
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基因是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发现的与对虾卵黄发生相关的基因。本实验利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出凡纳滨对虾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基因(NASP),NASP基因c DNA全长2258bp,其中开放阅读20...
颜婕刘红方昱蔡生力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荧光定量PCR
文献传递
克氏原螯虾卵黄蛋白原受体cDNA部分序列的克隆及mRNA表达量的相对定量被引量:7
2014年
从成熟的克氏原螯虾卵巢中提取总RNA,通过同源克隆得到了卵黄蛋白原受体c DNA部分序列,长度为506 bp,在NCBI网站上进行比对后发现,其与斑节对虾、短沟对虾、罗氏沼虾的卵黄蛋白原受体(Vg R)c DNA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卵巢不同发育时期卵巢和肝胰腺两个组织中卵黄蛋白原受体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卵巢是卵黄蛋白原受体基因表达的主要部位,而肝胰腺只能检测到少量表达,卵黄蛋白原受体基因在卵巢的卵原细胞增殖期相对表达量最高,随后下降,成熟期达到最低值,恢复期开始回升。结合卵巢不同发育阶段卵巢质量的变化计算表达总量,结果发现,卵黄蛋白原受体基因的表达总量在卵原细胞增殖期为最低,随后持续升高并至成熟期达到峰值,恢复期急剧下降,但仍略高于卵原细胞增殖期的表达量。此外,运用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比较了克氏原螯虾Vg R m RNA与其他物种间的遗传距离。
刘红崔俊颜婕蔡生力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克隆表达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