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媛媛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麻醉
  • 1篇心肺
  • 1篇心肺转流
  • 1篇心肺转流术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肌再灌注
  • 1篇心肌再灌注损...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手术
  • 1篇心脏手术患者
  • 1篇右美托咪啶
  • 1篇右旋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患者
  • 1篇七氟醚
  • 1篇七氟醚麻醉
  • 1篇气管

机构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2篇张加强
  • 2篇孟凡民
  • 2篇马媛媛
  • 1篇王旭
  • 1篇耿红芳
  • 1篇张伟

传媒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负荷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成人行清醒气管插管的影响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评价不同负荷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成人行清醒气管插管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80例,根据右旋美托咪定剂量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0.5μg/kg组(B组)、1.0μg/kg组(C组)、2.0μg/kg组(D组)和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各20例。记录4组入手术室后10min、气管插管前、后即刻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值,记录阿托品、麻黄素和乌拉地尔使用情况,观察气管插管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组呼吸抑制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高于A、B、C组(P<0.05);气管插管前即刻A组脑电双频指数值高于B、C、D组(P<0.05),B、C组高于D组(P<0.05);气管插管前即刻C、D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较入室后10min降低(P<0.05),且D组低于C组(P<0.05);气管插管后即刻A、B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气管插管前即刻升高(P<0.05),且高于C、D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1.0μg/kg负荷剂量用于成人清醒气管插管安全有效。
张伟张加强孟凡民马媛媛
关键词:全身麻醉清醒镇静气管插管
麻醉因素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关系: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 评价麻醉因素与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择期CPB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88例,性别不限,年龄42~71岁,体重59~83 kg,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2):常规麻醉组(C组)、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组(D组)、七氟醚复合麻醉组(S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组(DS组)。S组和DS组于气管插管后吸入0.2%~2.1%七氟醚至CPB开始;D组与DS组于麻醉诱导前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 μg/kg,而后以0.4 μg·kg-1·h-1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于麻醉诱导前、CPB前、CPB结束后、术毕即刻及术后24 h时采取静脉血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CK-MB及cTnI的浓度。记录心脏自动复跳情况,术中及术后24 h内低血压、恶性心律失常、心搏骤停及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其它3组血浆CK-MB及cTnI浓度降低(P〈0.05);与S组和D组比较,DS组血浆CK-MB及cTnI浓度降低(P〈0.05)。4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均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有助于减轻CPB心脏手术患者心肌损伤程度,且效果优于两者单独复合麻醉,更适于CPB心脏手术。
王旭张加强耿红芳马媛媛孟凡民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心肺转流术心肌再灌注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