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明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舟骨
  • 3篇骨折
  • 3篇关节
  • 2篇皮瓣
  • 2篇缺损
  • 2篇舟骨骨折
  • 2篇跗骨
  • 2篇腕关节
  • 2篇腕关节镜
  • 2篇疗效
  • 2篇畸形
  • 2篇关节镜
  • 1篇动脉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愈合
  • 1篇掌指
  • 1篇掌指关节
  • 1篇植骨

机构

  • 9篇阜阳市人民医...
  • 2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11篇马明明
  • 5篇宁涛
  • 5篇李勇
  • 4篇付永彬
  • 4篇陈坚
  • 3篇李俊杰
  • 3篇周洪翔
  • 3篇陈亮
  • 3篇周涛
  • 3篇何威
  • 2篇周洁浩
  • 1篇万云鹏
  • 1篇干阜生
  • 1篇孙士温

传媒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腕关节镜下克氏针联合螺钉植骨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克氏针联合螺钉植骨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2月—2022年9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4例腕舟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17~54岁,平均3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6~15个月,平均9.6个月。术前舟骨骨折不愈合SladeGeissler分级:Ⅲ级3例、Ⅳ级8例、Ⅴ级3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5.9±1.0)分,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为(53.2±9.1)分。其中舟骨骨折不愈合进行性塌陷2例,均为Ⅰ期。均采用腕关节镜下克氏针联合螺钉植骨内固定治疗。术后每月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手术前后采用VAS评分和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评价疗效。结果14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8.4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6.3个月。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及腕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2.4±1.3)分,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为(87.1±6.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851,P<0.001;t=-14.410,P<0.001)。根据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评价,获优9例、良3例、一般2例。结论腕关节镜下克氏针联合螺钉植骨内固定是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手术方式。
李勇付永彬马明明梅思伟
关键词:腕关节镜螺钉内固定骨移植
Morel-Lavallée损伤的影像学表现
2024年
目的:探讨Morel-Lavallée损伤(MLL)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经手术证实为MLL的33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1.5T MRI扫描,MRI序列均包括至少一个扫描平面的T_(1)WI、T_(2)WI和质子抑脂序列。记录并分析损伤原因、损伤至MRI检查的时间,病变的位置、大小(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信号强度、是否存在假囊/结节及Mallado分型。结果:33例患者中22例受伤原因为车祸伤,7例为摔伤,2例为运动损伤,2例原因不明。患者自受伤至MRI检查时间为2~92 d,平均21.5 d。病变发生部位:小腿16例,大腿5例,膝关节3例,前臂、髋关节和肘关节各2例,上臂、手腕和踝关节各1例。病灶前后径平均2.27 cm、上下径平均11.28 cm、左右径平均6.42 cm;病灶形状:椭圆形13例,圆形12例,不规则形3例,条片状5例。T_(1)WI序列呈低信号7例,高信号8例,混杂信号(指正在变化的信号,不高不低)13例,多种信号(低信号、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同时存在)3例;T_(2)WI序列呈高信号15例,混杂信号15例,多种信号3例;质子抑脂序列均呈高信号;假囊9例,结节10例。8例为Ⅰ型,6例为Ⅱ型,18例为Ⅲ型,1例为Ⅵ型。结论:MLL是闭合性皮肤软组织脱套伤,本组病例以Mallado分型1~3型为主。MRI特征性表现为皮下脂肪与深筋膜层可有不完整或完整包膜,内可伴分隔的囊袋样液性腔隙,质子抑脂序列呈高信号,病灶可呈不同形状。
宁涛马明明梅思伟阮晓军宋启威
关键词:脱套伤磁共振成像
切除指深屈肌起点先天挛缩束带治疗先天性中环小指屈指畸形一例被引量:1
2023年
患者,男,21岁,10年前发现左手中环小指屈曲畸形,症状不严重未予重视及处理;随着年龄增加,屈曲畸形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专科检查:左手中环小指屈曲畸形,左腕中立位下左环指近指间关节屈曲100°、远指间关节屈曲40°、掌指关节正常,左中指近指间关节屈曲45°。
马明明陈坚
关键词:屈曲畸形掌指关节中立位束带
先天性Wassel Ⅳ型复拇指畸形的临床治疗体会
宁涛付永彬李俊杰陈坚马明明陈亮
指骨下筋膜瓣联合甲模板修复甲床中远端缺损
2023年
目的研究应用指骨下筋膜瓣联合甲模板修复甲床缺损的方法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我科急诊收治15例甲床缺损患者,均伴有指骨骨质外露,甲床缺损为原面积的1/4~2/3,彻底清创后采用患指远端指骨下筋膜瓣覆盖骨外露创面,使用5-0可吸收缝线缝合筋膜瓣和残留甲床创缘,使用莫非氏管修剪制作甲模板覆盖于甲床和筋膜瓣之上,缝线稍加压固定甲模板,待自然脱落甲模板。术后随访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和指甲生长情况,按照李宝山等指甲评价标准评价患处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5例15指筋膜瓣全部存活良好,创口Ⅰ期愈合,供区无坏死。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5.6个月。指甲生长良好,平整光滑,指甲和筋膜瓣贴合完好,指腹供区无瘢痕,指腹饱满,手指活动正常,无压痛。按照指甲评定标准:优12例,良2例,差1例。其中1例差因为随访时间短指甲未能生长良好。结论应用指骨下筋膜瓣联合甲模板修复指骨骨质外露、甲床缺损,具有操作简便、损伤较小且指甲外形恢复良好等优点,是急诊处理甲床缺损的较好选择。
马明明何威李勇宁涛
关键词:指损伤筋膜瓣甲床缺损
成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改良融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
2025年
[目的]探讨副舟骨融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术治疗成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21年3月—2023年6月,采用上述手术方法治疗的10例成人Ⅱ型足副舟骨痛患者,男3例,女7例,平均年龄(40.2±4.4)岁。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4.2±4.4)min,切口长度(5.1±0.9)cm,术中失血量(17.0±8.2)mL,术中透视次数(1.9±0.8)次,下地时间(5.2±0.9)周,完全负重活动时间(8.5±1.1)周。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5±1.9)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6.1±1.0),(1.3±0.7),(1.4±0.8),P<0.001]、AOFAS评分[(55.6±7.1),(87.5±4.6),(90.0±0.5),P<0.001]显著改善。影像方面,术后跟骨倾斜角无显著变化。足舟骨与副舟骨均获得融合,融合时间平均(16.2±3.5)周。[结论]改良副舟骨融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术是治疗成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的有效手术方式。
李勇马明明梅思伟阮晓军宁涛
关键词:副舟骨胫后肌腱跗骨
桥式皮瓣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小腿GustiloⅢ -B、C型损伤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桥式皮瓣移植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Gustilo Ⅲ -B、C型毁损性小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2015年对肢体严重外伤后伤肢仅残留一根主干血管或虽残留2根或以上主干血管,但因伤肢创面周围发生严重的炎性组织反应,找不到血管蒂可与皮瓣血管蒂吻合的临床病例22例。年龄10~56岁,平均32.6岁;男14例、女8例;左侧10例,右侧12例;交通伤12例,机器伤10例。全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覆盖创面,皮瓣血运重建采用将皮瓣血管蒂旋股外侧动脉的近端"Y"形血管分叉"嵌入"。在健侧胫后动脉两断端之间吻合。肢体软组织缺损面积10 cm×20 cm^18 cm×32 cm。骨缺损患者22例,胫骨缺损最长18 cm、最短10 cm,22例骨缺损患者全部应用Ilizarov技术牵拉成骨修复长段骨缺损。在骨段滑移完成后断端少量植骨4例。[结果]22例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3~4周断蒂,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部分皮瓣15个月后恢复保护性感觉。22例患者经过12~36个月骨搬移和部分植骨治疗全部达到骨愈合标准。全部患者得到随访。[结论]应用桥式交叉血管吻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严重毁损性肢体巨大缺损创面,可达到最大程度的保肢,提高了保肢的成功率。牵拉成骨技术和桥式"Y"型血管交叉吻合技术的应用,可避免大量取骨,重建健侧胫后动脉的连续性,将供区损害降到最低。带架后早期下床行走,可促进保肢成功后的肢体功能尽早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周洪翔李钟苗李俊杰周洁浩干阜生陈坚周涛陈亮李勇何威马明明万云鹏
关键词:皮瓣ILIZAROV技术
腕关节镜Wafer术联合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止点重建治疗Palmer ⅡC合并ⅠB型尺骨撞击综合征
2025年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Wafer术联合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止点重建治疗Palmer ⅡC合并ⅠB型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7月—2024年4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4例Palmer ⅡC合并ⅠB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7例;年龄16~59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摔伤8例,扭伤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6个月,平均2.3个月。均存在远侧桡尺关节不稳。采用腕关节镜Wafer术联合TFCC止点重建治疗。通过比较手术前后腕掌屈-背伸活动度、腕尺偏-桡偏活动度、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等指标评价手术疗效。结果14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1个月。患者术前尺骨正变异(3.2±0.7)mm,术后尺骨负变异(2.2±0.6)mm,手术前后尺骨变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51,P<0.001)。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及前臂旋转功能较术前明显好转,末次随访时腕掌屈-背伸活动度、腕尺偏-桡偏活动度、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及VAS评分、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镜Wafer术联合TFCC止点重建治疗Palmer ⅡC合并ⅠB型尺骨撞击综合征,可有效缓解患者腕部疼痛、增强下尺桡关节稳定性和恢复腕关节功能。
李勇马明明阮晓军付永彬
关键词:腕关节镜尺骨撞击综合征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桡动脉腕掌支骨膜瓣治疗陈旧性舟状骨骨折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桡动脉腕掌支骨膜瓣治疗陈旧性舟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桡动脉腕掌支解剖学基础,于桡骨远端掌侧切取桡动脉腕掌血管穿支骨膜瓣,同时采用自体松质骨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0例陈旧性舟状骨骨折患者。术后定期行腕关节X线、三维CT检查,观察舟状骨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3个月。术后4~7个月舟状骨骨折全部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Krimmer标准评价疗效:优5例,良3例,可2例。结论桡动脉腕掌支骨膜瓣血供丰富,血管蒂长,旋转弧度大,是治疗陈旧性舟状骨骨折不愈合较好的方法。
周洪翔周涛孙士温闫会海马明明陈亮何威
关键词:舟骨骨折陈旧性骨折
改良跗骨窦切口对Sander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改良跗骨窦切口对Sander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11月至2019年8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Sander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改良跗骨窦切口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22),将采用传统的倒"L"形切口的患者设为常规组(n=27)。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Bohler角和Gissane角、切口愈合情况、术后Maryland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甲级愈合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Bohler角和Gissane角、术后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跗骨窦切口治疗SanderⅡ~Ⅲ型跟骨骨折既能达到与"L"形切口同样的复位维持效果,又减少了手术对软组织的损伤,且可有效降低术后软组织并发症的发生率。
陈坚闫治中马明明
关键词:跟骨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