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蓓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人工智能的供配电系统故障诊断与恢复策略被引量:8
- 2024年
- 本文研究了基于人工智能的供配电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恢复策略。首先,对智能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原理进行深入探讨,包括网络感知、数据采集、实时监控和故障检测等方面,揭示了其核心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其次,对机器学习在供配电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阐述了机器学习在识别异常情况、分类故障类型和提供决策支持方面的关键作用,强调了其在优化系统性能和减少停电影响方面的巨大潜力。探讨了深度学习技术在供配电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包括声音和图像分析,论述了如何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处理大规模数据集,以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从而更加全面地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最后,研究了恢复策略和自愈系统,探讨了如何在故障发生后自动触发恢复策略,以最小化停电时间和降低经济损失。强调了自动化切换设备和远程控制的重要性,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快速、有效的自愈。
- 黄蓓张宗华温晓荃谭社平
- 关键词:人工智能供配电系统故障诊断
- 新型电力系统下光伏电站送出线路导线选型优化研究
- 2025年
-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能源电站低利用小时数特征引发传统导线选型标准适配性难题。笔者提出基于经济电流密度的导线选型方法。以广西某山地光伏电站为例,从截面积、运行温度、线损、机械荷载、弧垂特性、经济性等方面系统分析JL/LB20A与JNRLH1系列导线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研究表明:JNRLH1/LB20A-630/45导线方案在环境温度40℃极端工况下,运行温度安全裕度达39.3%,全寿命周期年费用最低。该研究成果攻克了传统导线选型方法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适应性瓶颈,可为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工程的导线选型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 张宗华梁雄黄蓓白鉴知
- 关键词:经济电流密度
- 基于教学能力大赛的电力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以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课程教学团队为例
- 2024年
- 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是“三教”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分析课程教学团队的内涵和作用的基础上,研究者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为例,着重阐述如何基于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合理配置团队成员、明确团队建设内容和成员培训方向等,以打造高质量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 张宗华左江林唐珍黄蓓
- 关键词:教学团队
- 新能源发电并网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风电场风速或者光能源存在不稳定的波动变化,使得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输出功率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间歇性,会对电网电能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对新能源发电并网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以期能保证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稳定运行。
- 黄蓓喻凌翔温晓荃
-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并网电网电能质量
- 基于岗位胜任力评价模型的个性化评价体系设计与实施——以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课程为例
- 2024年
- 面向社会对不停电检修人才的需求,结合送配电线路工岗位能力、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课程标准、电力行业技能竞赛和“1+X”证书的考核标准,借鉴电网公司胜任力评价模型,建立个性化评价体系,从“四个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团队意识和细节意识)和“四个能力”(计划执行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和事故防范能力)八个维度开展教学过程评价,从作业结果(作业用时、供电可靠性和设备性能)和质量标准(人员安全、设备完善、运行平稳)六个维度进行教学结果评价。采用立体实践教学形式,依托虚实资源,加强学生理论水平,提高学生作业能力,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程,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通过各类表单、教学平台采集教学数据,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数据汇总后导入胜任力评价平台生成综合评价,再由平台自动进行学生个性分析,实现了学生“一生一档案、一人一画像”,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有效适配专业岗位,避免了传统的“一考定级”的弊端,实现教学培训效果最理想化。
- 黄蓓张宗华谭文白鉴知
- 关键词:个性化评价胜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