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婉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青贮
  • 5篇发酵品质
  • 4篇玉米
  • 4篇青贮品质
  • 2篇有氧稳定性
  • 2篇生育
  • 2篇生育期
  • 2篇青贮玉米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数量
  • 2篇绿豆
  • 2篇干物质
  • 2篇干物质积累
  • 2篇大豆
  • 1篇单作
  • 1篇豆秸
  • 1篇药食
  • 1篇药食同源
  • 1篇营养
  • 1篇营养价值

机构

  • 12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丁婉
  • 4篇许庆方
  • 3篇冯钰
  • 1篇玉柱
  • 1篇赵燕梅
  • 1篇张吉明
  • 1篇刘子瑜
  • 1篇董翔
  • 1篇孙江
  • 1篇乔羽
  • 1篇高占军
  • 1篇王梦娇
  • 1篇许佳瑞

传媒

  • 2篇山西农业科学
  • 2篇核农学报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畜牧与饲料科...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0
  • 1篇2016
  • 4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对饲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青贮过程中青贮温度对青贮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将抑制乳酸菌发酵。随着青贮环境温度的升高,pH值逐渐降低,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逐渐增加,而温度对青贮饲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
丁婉许庆方
关键词:温度青贮发酵品质
青贮玉米与大豆秸秆混合比例及添加剂对青贮品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23年
为明确晋北地区农牧交错带青贮玉米(Zea mays)与大豆(Glycine max)秸秆混合比例及添加剂对青贮品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全株玉米和大豆秸秆为材料,按质量比10∶0(T0)、8∶2(T2)、6∶4(T4)、4∶6(T6)、2∶8(T8)、0∶10(T10)进行混合青贮,每个混合比例分别设无添加剂对照组(CK)和添加布氏乳杆菌(LB)两个处理,测定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除单独青贮大豆秸秆外,其他处理组的青贮饲料感官评定均为优良。随着大豆秸秆比例的增加,干物质、粗蛋白、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逐渐下降。青贮玉米和大豆秸秆混合比例为4∶6和2∶8时,乳酸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而pH值、乙酸、丙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低于其他处理组,且使用添加剂能改善饲料的青贮品质。同时,当青贮玉米和大豆秸秆以4∶6和2∶8的比例混合时,可形成养分互补,提高饲用价值,实现秸秆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本研究为确定晋北地区农牧交错带混合青贮的最优混合比例提供了理论依据。
丁婉邢宝龙
关键词:青贮玉米大豆秸秆添加剂青贮品质微生物数量
基于QTL相关SSR标记分析北方春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2025年
为充分了解北方春大豆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提高育种利用效率,本研究利用经过筛选的19个与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相关的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对100份北方春大豆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标记均具有多态性,19个SSR标记共检测出129个等位变异,变幅为2~18,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出6.7895个变异。香农指数变幅为0.5233~2.5217,均值为1.2653。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2822~0.8877,均值为0.5669(PIC≥0.5),多态性达到高度水平。遗传分化系数(Fst)平均为0.1150,介于0.05~0.15之间,表明群体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按地理来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亚群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为0.3849(辽宁)~0.5522(吉林),说明部分亚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个地理来源的品种具有一定集中度,但整体较分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参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且大部分品种有不同程度的混血,遗传基础丰富。本研究结果为北方春大豆育种的亲本选择和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
郝爱静王桂梅刘飞冯钰丁婉李梦蛟邢宝龙
关键词:大豆SSR标记
不同封装密度对胡萝卜苗青贮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探讨不同封装密度对胡萝卜苗青贮发酵品质、养分及氨态氮含量的影响,以高(486.0 kg/m3)、中(428.4 kg/m3)、低(300.3 kg/m3)3种封装密度桶装密封青贮胡萝卜苗,青贮330 d后取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密度胡萝卜苗青贮与高密度胡萝卜苗青贮相比,其p H值和氨态氮含量都显著降低(P<0.05);且低密度组胡萝卜苗青贮粗蛋白含量高于其他2组。从胡萝卜苗青贮发酵品质、养分及氨态氮含量综合评定,胡萝卜苗青贮的最佳封装密度应选在低密度(300.3 kg/m3左右)。
丁婉刘子瑜董翔许庆方孙江许佳瑞
关键词:封装密度青贮发酵品质
农牧交错带施氮条件下大豆和玉米间作产量及其混合青贮品质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讨在农牧交错带施氮量对间作模式下农艺性状、作物产量以及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Zea mays)和大豆(Glycine max)间作系统为研究主体,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因素设玉米和大豆间作(M2S3)、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3种种植模式,副因素设0(N_(1))、150(N_(2))和300 kg·hm_(−2)(N_(3))3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1)施氮能改变大豆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平均比不施氮鲜草产量增加12.97%~14.79%,大豆间作对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有显著影响(P<0.05)。施氮有利于提高玉米的株高、穗位高、茎粗和产量,间作模式对玉米茎粗和干草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对株高和穗位高没有显著影响(P>0.05),减量施氮可以达到常量施氮同样的结果。2)施氮极大地改善了混合青贮的粗蛋白含量,平均比不施氮增加6.36%~6.63%,粗脂肪含量平均比不施氮增加7.11%,对粗灰分和淀粉含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施氮处理下出现下降的趋势,各营养成分在N_(2)处理下达到更好的效果。从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综合分析,推荐间作模式下施氮量为150 kg·hm^(−2)最适宜大豆和玉米对氮素的需求,大豆和玉米混合青贮按4꞉6和2꞉8的比例能够更好地为农牧交错带高产高效栽培和优质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丁婉邢宝龙冯钰
关键词:间作单作施氮混合青贮发酵品质
布氏乳杆菌对不同含水量玉米青贮品质影响研究
本研究以全株玉米试验为原料,采用实验室青贮法、微生物学技术、化学成分分析法等研究手段,研究了布氏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过程、微生物变化,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一,通过实验室青贮法和微生物技术,评价灭...
丁婉
关键词:全株玉米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
文献传递
基于药食同源理论的功能保健蔬菜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20年
介绍了药食同源植物叶用枸杞和紫背天葵的营养成分及药用功效,总结了二者的高效优质栽培技术,以期为叶用枸杞和紫背天葵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丁婉赵亮曹孟梁
关键词:保健蔬菜药食同源营养价值保健功能栽培技术
布氏乳杆菌对大豆与青贮玉米混合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有氧稳定性及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2025年
本试验旨在探讨布氏乳杆菌对大豆(Glycine max)与青贮玉米(Zea mays)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有氧稳定性及瘤胃降解率的影响。混合青贮中大豆与青贮玉米的比例分别为10∶0(S10)、7∶3(SM73)、5∶5(SM55)、3∶7(SM37)、0∶10(M10),在各混合比例下设置无添加剂(CK)和添加布氏乳杆菌(LB)2个处理,各处理均设3个重复,青贮45 d后取样。结果显示:1)同一混合比例下,与CK处理相比,LB处理的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以及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降低,而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含量增加。随着青贮玉米比例的上升,DM和WSC含量呈上升趋势,CP、NDF和ADF含量呈下降趋势。2)各处理之间pH无显著差异(P>0.05);除大豆单贮处理(S10/CK、S10/LB处理)外,其他处理pH均低于4.0。同一混合比例下,与CK处理相比,添加布氏乳杆菌可以降低氨态氮(NH3-N)、乙酸(AA)和丙酸(PA)含量,提高乳酸(LA)含量。随着青贮玉米比例的上升,LA含量增加,AA、PA和NH3-N含量减少;在混合青贮处理中,以SM37/LB处理的发酵效果最好,其pH最低,LA含量最高,AA和NH3-N含量最低。3)在有氧暴露过程中,无论是添加还是不添加布氏乳杆菌,SM37处理的乳酸菌数量均高于SM73和SM55处理,而pH以及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均低于SM73和SM55处理,且添加布氏乳杆菌可以进一步降低pH,增加乳酸菌数量,减少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各处理的有氧稳定性表现均较好,以SM37/LB处理的表现最突出,有氧稳定时间达到192 h,比SM37/CK处理提高了48%。4)同一混合比例下,LB处理中24和48 h的干物质降解率(DM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均高于CK处理。随着青贮玉米比例的上升,DMD、NDFD、ADFD不断提升。从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有氧稳定性及瘤胃降解率综合来看,大豆与青贮玉米以3∶7的比例混合并添加布氏乳杆菌时青贮效果最好。
丁婉郝爱静冯钰邢宝龙
关键词:大豆青贮玉米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瘤胃降解率
不同绿豆品种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及干物质积累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以晋绿9号、冀绿0816、科绿2号、中绿10号、同111411、112752-1-黑荚6个品种绿豆为试验材料,探讨绿豆从出苗期到成熟期植株土壤含水量变化以及茎、叶、荚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旨在为绿豆高产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从出苗期、开花期到结荚期,各品种均以开花期时40 cm处土壤的含水量最高,成熟期6个品种20~100 cm土壤含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高产品种晋绿9号和同111411各器官在花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能力强,植株代谢较旺盛,叶片衰老缓慢,单株结荚数较多,有较大的库容量,最终获得了较高的产量;低产品种科绿2号由于分枝生长较旺盛,营养竞争较激烈,单株结荚数减少,使同化物较多地分配和滞留在分枝上,产量较低。因此,在绿豆生产中,抓好花荚期的田间管理,延缓主茎开花节位叶片衰老,协调好源库关系,促进物质向库器官运输和分配是提高绿豆产量的关键。
王桂梅邢宝龙丁婉
关键词:绿豆干物质积累土壤水分
绿豆不同生长阶段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及分配规律被引量:5
2020年
试验以晋绿9号、冀绿0816为材料,研究绿豆3个生长阶段(开花期、结荚期、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及分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开花期各植株叶片和茎秆干物质量占全株总干物质量的80%以上;进入花荚盛期,绿豆单株叶片和茎秆干物质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植株的生长中心逐渐转向生殖器官,生殖器官成为光合产物的主要分配中心,同时营养物质向籽粒运转,到成熟期达到最大值。
丁婉邢宝龙王桂梅
关键词:生育期绿豆干物质积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