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成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摄食水平对牙鲆幼鱼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在水温(20.0±0.5)℃,摄食水平分别为体质量的1.0%、1.5%及饱食条件下,进行牙鲆幼鱼[体质量为(35.08±0.05)g]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鱼体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湿质量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线性上升,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呈对数增加;饲料湿质量转化效率不受摄食水平的影响,饲料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先升后降。粪能占摄食能的比例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生长能占摄食能的比例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先升后降,代谢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变化与生长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变化相反。各个摄食水平下能量收支式为:1.0%:100.00C=28.99G+2.34F+6.03U+62.64R;1.5%:100.00C=37.19G+1.94F+5.27U+55.60R;饱食:100.00C=30.73G+1.36F+5.16U+62.75R。
- 陈晶吴立新吴玉波李锐于海成
- 关键词:摄食水平牙鲆幼鱼
- 环唇沙蚕-大寄居蟹共生行为学研究
- 环唇沙蚕(Cheilonereis cyclurus)钻入螺壳并与大寄居蟹(Pagurus ochotensis)共生,以此获得食物资源和有效的保护,而大寄居蟹如何从环唇沙蚕获利却未见报道。它们作为海洋底栖生物,在海洋物...
- 于海成
- 文献传递
- 小形寄居蟹对干露·盐度的耐受能力及逃生行为研究
- 2020年
- 研究了小形寄居蟹(Pagurus minutus)对干露、盐度的耐受能力及其在2种不同条件下的逃生行为策略。结果表明,小形寄居蟹对干露耐受能力较强,干露36 h内均能存活;在干露48 h时后死亡率随着干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干露至96 h时,则全部个体死亡。小形寄居蟹对盐度的耐受限度极大,在盐度0的淡水中可以短暂生存,当盐度为5~50时,所有个体均可存活72 h以上;当盐度达到55时,48 h后小形寄居蟹开始有个体死亡;当盐度升至65时,24 h后所有个体死亡。小形寄居蟹在螺壳被固定时均会出现弃壳逃生行为,在干燥组和水中组中,大、小个体在12、24和36 h内逃生个体数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潮湿组中,12、24和36 h逃生个体数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当小形寄居蟹被砂子掩埋1cm时,全部个体可以爬出;当掩埋深度达到3cm时,30 min多数寄居蟹会抛弃螺壳爬到表面;当掩埋深度为6cm时,30 min内只有少数寄居蟹可以抛弃螺壳并爬到表面。
- 于海成王路平陈相堂
- 关键词:干露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