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夹脊电针调控P2X7R/NLRP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抑制ASCI炎症损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 目的:通过对夹脊电针干预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运动功能及P2X7R/NLRP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探究夹脊电针对大鼠运动功能及脊髓组织中P2X7R/NLRP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阐明夹脊电针对脊髓损...
- 付豪
- 关键词:脊髓损伤夹脊电针白介素
- 文献传递
- 七星针扣刺配合放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通过七星针扣刺配合放血与常规针灸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对比,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针刺鱼腰、攒竹、四白、颧髎、下关、颊车、夹承浆、合谷等穴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用七星针扣刺患侧下关穴区、四白穴区、翳风穴区、颊车穴区、颧髎穴区,待上述穴区微出血,再以火罐闪罐法拔吸放血。结果:通过比较治疗后两组症状的评分情况,治疗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组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总有效率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对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七星针扣刺配合放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该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付豪刘丹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 耳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耳针配合药物口服与单纯药物口服对于中风后抑郁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为中风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有效方法。方法:本课题总共纳入60例经评定符合临床研究纳入标准的中风后抑郁患者,将所有的研究病例按照随机...
- 付豪
- 关键词:耳针百忧解中风后抑郁
- 文献传递
- 夹脊电针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NMDA-NR1、Calpain-2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NMDA-NR1、Calpain-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雌性Wistar大鼠被均分为下述几组,即正常组(Normal组)、急性脊髓损伤+抑制剂组(MDL组)、急性脊髓损伤+甲基强的松龙组+夹脊电针治疗(EA+MP组)、急性脊髓损伤组(ASCI组)与假手术组(Sham组),各24只。对于这些研究组,又将其分为4个不同的亚组,即1天、3天、7天、14天亚组,每组大鼠均为6只。假手术组仅暴露脊髓,手术后常规饲养;其余各组于模型成功后分别进行相应处置,选择BBB评分为1~3分的大鼠入组。大鼠于术后第14天,在治疗时间点结束后再以BBB法测定其运动功能,然后处死并取材,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NMDA-NR1、Calpain-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BB评分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模型组中,BBB评分明显地低于假手术组(P<0.05);在对大鼠进行相关的治疗之后,EA+MP组14天后的BBB评分显著升高(P<0.05)。EA+MP组和MDL组大鼠的NMDA-NR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ASCI组(P<0.05),且EA+MP组NMDA-NR1蛋白表达低于MDL组(P<0.05)。MDL组以及EA+MP组大鼠Calpain-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ASCI组(P<0.05)。EA+MP组大鼠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MDL组(P<0.05)。结论:夹脊电针联合甲基强的松龙能降低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NMDA-NR1、Calpain-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并提高生活质量。
- 付豪李诺李晓宁
- 关键词:夹脊电针脊髓损伤
- 李晓宁教授运用“透刺吞咽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经验撷箐被引量:41
- 2019年
- 总结李晓宁教授运用"透刺吞咽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经验。概括李晓宁教授对本病"脏腑失调、元神之府失用、经筋失调"关键病机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将与吞咽有关的解剖结构划分为"三区",以心、肾、胃脏腑经脉在颈部分布确立"三线",提出"三区三线"理论及"透刺吞咽针法",并介绍"透刺吞咽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理论依据、取穴及操作方法。
- 吴磊梅继林梁雪松付豪李晓宁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
- 以心脾俞募配穴为主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比以心脾俞募配穴为主配合归脾汤与单纯使用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次课题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
- 付豪
- 关键词:俞募配穴失眠
- 文献传递
- 浮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咽期)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咽期)治疗效果,并采用床边吞咽量表、吞咽功能分级标准、洼田饮水试验评定量表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评价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5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咽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门德尔松手法训练,两组均治疗14 d。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 d、7 d和14 d分别采用床边吞咽量表、吞咽功能分级标准、洼田饮水试验评定量表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评价,同时在治疗前、治疗后7 d和14 d分别监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23/25),对照组80.0%(20/25)。两组患者治疗后床边吞咽量表、吞咽功能分级标准、洼田饮水试验评定量表、吞咽障碍程度评分、血清白蛋白和血清总蛋白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前与疗后1 d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疗前与疗后1 d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均有效,同时体现了浮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起效快、疗效持久的特点。
- 朱世婷陈静付豪于世亭
- 关键词:吞咽障碍卒中
- 夹脊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干预急性脊髓损伤(ASCI)模型大鼠脊髓组织NLRP3炎症小体活化作用及探讨细胞焦亡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和夹脊电针组(EA) 3组,再分为术后3、7天2个亚组。大鼠造模成功入组后于术后各治疗时间点结束后再以BBB法测定其运动功能,取出其损伤处脊髓,以IHC法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应用SPSS19. 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BBB评分:模型组大鼠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 <0. 05);EA组术后3、7天时BBB评分均显著高于Model组(P <0. 05)。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表达:术后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表达增加,且明显高于Sham组(P <0. 05);治疗后,EA组大鼠脊髓组织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表达下降,且在术后3、7天两个时间点均显著低于Model组(P <0. 05)。结论:夹脊电针能够改善ASCI大鼠运动功能,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过度活化、降低caspase-1表达、减缓细胞焦亡过程有关,从而改善ASCI大鼠继发性炎性损伤,实现对其干预治疗作用。
- 李晓宁李庆琳付豪梅继林
-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夹脊穴电针炎性反应NLRP3
- 夹脊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病理形态及组织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的肢体运动功能、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以及组织中IL-18、IL-1β和cleaved caspase-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36只雌性SD大鼠,所有样本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2只、模型组(Model组)12只及夹脊电针组(EA组)12只,共3组。每组大鼠再按两个时间点分为3天组与7天组。夹脊电针组每日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运动功能通过BBB评分法测定;经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IL-18、IL-1β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组织中cleaved caspase-1的表达。结果:Sham组大鼠未见明显运动功能障碍,而Model组大鼠造模后运动功能障碍明显,3天、7天BBB评分均明显降低,与Sham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大鼠术后BBB评分,在3天、7天较术前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大鼠脊髓组织形态正常,而Model组3天时大鼠脊髓组织可见明显的病理学改变,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炎性反应明显,3天、7天时脊髓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胶质细胞增生。夹脊电针治疗后可见组织结构趋于完整,炎性细胞及胶质细胞减少。Sham组大鼠脊髓组织可以明显看出有一小部分IL-18、IL-1β表达,在3天、7天节点中处于稳定状态。在3天、7天节点中,Model组大鼠脊髓组织IL-18、IL-1β表达出现升高情况,相较于Sham组情况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EA组大鼠脊髓组织中IL-18、IL-1β的表达均较治疗前减少,在7天节点中与Model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Sham组大鼠脊髓组织中可以见到少量的cleaved caspase-1呈阳性表达,在3天、7天节点表达情况稳定。在3天、7天节点中Model组大鼠脊髓组织cleaved caspase-1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有明显的变化,且呈现升高的趋势,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 付豪梅继林李庆琳李晓宁
- 关键词:夹脊电针炎性损伤病理学变化
- 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P2X7R/NLRP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P2X7R/NLRP3信号通路NLRP3蛋白、NLRP3mRNA及NLRP3/OX42的共定位表达的影响,为夹脊电针在临床中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夹脊电针组、P2X7R干扰组和干扰对照组,每组根据不同时间点分为1 d、3 d、7 d和21 d共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假手术组仅暴露大鼠脊髓,模型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备SCI大鼠模型,夹脊电针组于模型组基础上给予夹脊电针治疗,P2X7R干扰组于模型制备基础上注射P2X7RsiRNA干扰病毒,干扰对照组注射阴性对照病毒,选取BBB评分1~3分者纳入本实验。各组大鼠在相应时间治疗后再次进行BBB评分,然后处死并取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蛋白的表达,用Realtime-PCR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NLRP3 mRNA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NLRP3与OX42共定位表达。结果:BBB评分结果显示,各时间点模型组BBB评分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夹脊电针治疗后BBB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3 d、7 d和21 d,假手术组、夹脊电针组和P2X7R干扰组NLRP3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干扰对照组NLRP3蛋白表达量高于P2X7R干扰组(P<0.05);各时间点模型组NLRP3 mRNA较假手术组均升高显著(P<0.05),夹脊电针治疗后在7 d、21 d时NLR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在3 d、7 d和21 d时,P2X7R干扰组NLR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干扰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模型组NLRP3与OX42共定位阳性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3 d、7 d和21 d时夹脊电针组NLRP3与OX42共定位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夹脊电针能降低脊髓损伤大鼠NLRP3蛋白、NLRP3 mRNA及NLRP3/OX42的共定位表达,减轻脊髓损伤大鼠炎症反应,改善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
- 张雨墨李晓宁付豪教传旭梁雪松
- 关键词:脊髓损伤夹脊电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