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胜 作品数:8 被引量:52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更多>>
基于物联网的柑橘土壤水分养分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2014年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土壤和气候环境不同,特别是丘陵山区果园之间的土壤养分、水分和温度差异明显,这就需要因地制宜的来实施柑橘生产的施肥或灌溉。本文借助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建立柑橘土壤水分养分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温度和养分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及时给出专家决策意见。测试表明,该系统有助于指导果农进行科学的施肥或灌溉,提高柑橘生产的精准化作业水平,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乱施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 李中良 胡晨晓 邹腾飞 魏旭阳 邹显春 伍胜 任薇 杨国才关键词:柑橘 ZIGBEE无线网络 人工智能 物联网 汶川地震灾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3 2008年 介绍了汶川地震灾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快速研制及应用,重点介绍了应用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基于虚拟四叉树技术的海量空间数据组织技术,同时给出了一些实际使用效果,指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为抗震救灾各类需要提供服务,能够为山区遥感影像的解译提供辅助手段。 杨崇俊 张福庆 伍胜 任应超 朱红缘 王刚 刘冬林 郭翰韬 傅理 刘亚岚 张庆 张勇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一种古籍文字图像篡改检测识别模型 2025年 为了有效检测识别被篡改的古籍文字图像,提出一种可用于古籍文字图像篡改的检测识别模型MDAS-Net。首先在边缘监督分支中提出一种全新的特征融合方式即混合注意力块,以更好地提取图像中的多尺度目标信息;其次,针对边缘监督分支和噪声敏感分支的特征融合设计一种特征传递模块E-2-N/N-2-E Help Block,促进2个分支间的信息交流,以得到更高质量的融合特征。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创建古籍图像篡改数据集,并联合篡改图像文本数据集(TTI)进行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结果表明,MDAS-Net模型在古籍文字图像篡改区域检测效果良好,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的面积(AUC)达到了0.852,F_(1)值达到了0.784,并证明了MDAS-Net在检测古籍文字图像篡改方面的实用性。 李永博 钱永刚 刘青 马雨琪 伍胜 于显平 陈善雄关键词:图像处理 图像篡改检测 基于ECA规则的GIS服务链异常恢复策略 被引量:1 2016年 为降低因GIS服务链异常导致的人工重规划机率,提高GIS服务链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ECA规则的GIS服务链异常恢复策略。以保证GIS服务链事务正确性和完整性为目标,分析服务组合及工作流异常处理的常见策略,设计GIS服务链异常处理的基本模式和组合模式,分别对应简单场景和复杂场景的异常处理。利用ECA规则要素与异常处理元素映射关系,对BPEL语法进行扩充,以BPEL代码形式实现上述几种异常处理模式。结合实例,展示了该策略的实现效果,验证了采用该策略的GIS服务链具有更好的容错性。 易雄鹰 任应超 伍胜 董鹏关键词:异常处理 服务链 业务流程执行语言 事务 全国警用空间信息服务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大型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构建过程中的数据互联互通和信息集成问题,从集成框架体系结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3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分布式地理空间信息集成框架的5层体系结构模型和原子空间信息服务概念;通过研究分布式空间查询路由算法和虚拟四叉树模型等关键技术,探索实现分布式环境下的空间信息的互联互通。 伍胜 杨崇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图像处理技术的荞麦病害识别 被引量:24 2021年 荞麦病害的发生极大地影响了荞麦的品质和产量,对病害的监测是确保荞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该研究利用深度学习中卷积神经网络的多层特征提取方式,对荞麦病害的特征进行抽取,然后根据特征进行分类,最终实现对荞麦病害的判别。首先采用一种最大稳定极值区域(MSER,Maximally Stable Extremal Regions)和卷积神经网络(CNN,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结合的方法对荞麦发病区域进行检测,实现了病害区域与非病害区域的分离,准确定位病灶位置;然后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框架上,通过提升网络宽度,约束参数量,加入了两级inception结构,对成像环境复杂,低质量荞麦图像准确地进行特征抽取。同时,为了降低采样过程中光照的影响,采用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卷积代替传统的卷积运算,对于光照不均的荞麦叶片也能够进行较好的病害识别。最后,为了验证该研究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建立一个包含8种荞麦病害图像的数据集,结果表明采用MSER和CNN结合的区域检测与两级inception识别框架的方法,对于荞麦是否发病判别的精确率、召回率、以及精确率和召回率加权调和平均值分别达到了97.54%,96.38%,97.82%;对于具体病害的识别其均值为84.86%,85.78%,85.40%。该方法在识别精度和速度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为实现荞麦病害的自动识别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陈善雄 伍胜 于显平 易泽林 雷兴华关键词:病害 图像识别 荞麦 卷积神经网络 开源许可证合规性研究 被引量:11 2022年 随着开源概念的逐步深入,开源软件成为软件发展的潮流.同时,开源软件的使用受各类开源许可证约束.开源参与者在开发过程中该如何为自己的开源软件选择合适的许可证,确保高效合理地使用社区群体智慧劳动成果,仍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首先分析和解读了开放源代码促进会认证的常用开源许可证,通过对许可证条款内容和结构的研究,得到开源许可证框架及许可证兼容性推导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对我国自主研发的木兰宽松许可证的分析和解读.最后,基于上述工作研发了开源许可证选择工具,为开源开发者对许可证的理解和合规使用提供了参考和决策支持. 王志强 伍胜 肖国强 张自力 刘志有 彭景关键词:开源软件 兼容性 3维数字地球快速缓冲区分析算法 被引量:3 2014年 提出一种应用在3维数字地球中的通过图形处理器(GPU)快速实现矢量数据缓冲区分析的算法。使用一张4通道的纹理图作为容器将地理实体的矢量数据传入GPU,利用GPU的高效并行特性,将目标缓冲区纹理中的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矢量坐标与原实体进行距离量算,在一次渲染中得到缓冲区纹理,最后提取出缓冲区纹理的边界。选择中国的流域和湖泊矢量数据,将本文算法与两种传统的CPU算法进行了缓冲区分析计算、测试和对比。结果显示,本文算法相对于传统矢量算法效率提高了9—16倍,相对于传统栅格算法效率提高11—20倍。实验证明,该算法计算简单,效果明显,特别是随着数据量增大,缓冲区计算速度显著优于传统算法,并能有效解决传统矢量法缓冲区分析中的数据自相交问题。 杨崇俊 赵彦庆 王锋 方超 伍胜关键词:缓冲区分析 GPU计算 数字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