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嘉明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引流
  • 1篇动脉
  • 1篇血肿
  • 1篇腰大池
  • 1篇腰大池持续引...
  • 1篇引流术
  • 1篇引流术治疗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中动脉
  • 1篇入路
  • 1篇术后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治疗
  • 1篇颞部
  • 1篇脱位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 1篇颅脑

机构

  • 4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何嘉明
  • 2篇陈永生
  • 1篇梁润林
  • 1篇李少鹏
  • 1篇陈伟轩
  • 1篇郭建恩
  • 1篇刘捷安
  • 1篇刘斌
  • 1篇刘云
  • 1篇成剑文

传媒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
2025年
目的 探讨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收治的113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采用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栓塞组),75例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保守组)。为了减少选择偏移,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进行1:1匹配。观察指标为治疗失败(病情恶化需要手术清除血肿),随访1、3个月血肿厚度和中线移位变化,以及随访3个月不良预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结果 PSM分析后,栓塞组25例,保守组25例。栓塞组治疗失败率(4.00%)明显低于保守组(28.00%;P=0.049)。随访1、3个月,栓塞组血肿厚度、中线移位程度较保守组明显改善(P<0.05)。随访3个月,栓塞组不良预后率(0)明显低于保守组(20.00%;P=0.050)。结论 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CSDH是有效的。
詹浩强何嘉明陈永生刘斌陈伟轩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
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肩锁关节治疗TossyⅢ型肩锁脱位的疗效。方法 TossyⅢ型肩锁脱位患者12例,取平卧位垫起肩部,从喙突到锁骨远端作一长约5 cm切口,分离三角肌,显露喙突及锁骨间间隙,显露断裂的喙锁韧带,复位肩锁关节,于锁骨及喙突间钻孔,测锁骨及喙突间距离,采用适当长度的带袢纽扣钢板,袢从喙突穿至锁骨将另一纽扣钢板塞入袢中。以线固定纽扣钢板,并以2号Ethibond丝线于锁骨钻孔打结完成喙锁韧带斜方部重建,并缝合断裂的喙锁韧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17个月的随访,均获得良好的肩锁关节稳定性。术后1例诉肩部稍有不适,轻微疼痛。其余患者均无任何不适,活动度恢复同受伤前。X线复查肩锁关节无脱位,无1例发生内固定松脱断裂。结论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方法简便,疗效肯定。
梁润林郭建恩成剑文何嘉明
关键词:ENDOBUTTON钢板肩锁关节脱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实施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血肿清除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的9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切实可行,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刘云罗灼明陈永生何嘉明叶嘉文朱灼坤李少鹏
关键词: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抗菌药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抗菌药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9月在某院治疗的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64例,采用简单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美罗培南、万古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浓度)及炎症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少于对照组,蛋白质浓度、hs-CRP、PC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抗菌药治疗颅内感染有效率高,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何嘉明候庆石罗灼明刘捷安
关键词:腰大池持续引流抗菌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