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自噬相关蛋白16样蛋白1(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 16 like protein 1,ATG16L1)、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Gal-9)、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静息期和发病期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UC患者110例按照Mayo评分分为静息期UC组和发病期UC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ATG16L1、Gal-9、IL-1β、IL-33水平,分析其与Mayo评分的相关性,并进行UC发病期的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静息期UC组和发病期UC组血清IL-1β、IL-33、ATG16L1、Gal-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发病期UC组血清IL-1β、IL-33、ATG16L1、Gal-9水平显著高于静息期U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β、IL-33、ATG16L1、Gal-9水平与Mayo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β、IL-33、ATG16L1、Gal-9是UC发病期的影响因素。结论发病期UC患者血清IL-1β、IL-33、Gal-9、ATG16L1水平更高,可作为发病期UC的判断因素。
目的:通过观察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J)患者拟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后血免疫细胞及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证实PD-L1对AEGJ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HIPEC治疗后免疫细胞水平与PD-L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进展期AEGJ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辅助化疗联合HIPEC患者46例。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AEGJ术后辅助HIPEC患者的血免疫细胞水平,免疫组化检测AEGJ组织中PD-L1表达,应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观察免疫细胞与PD-L1水平对AEGJ患者预后的预测情况,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截至2022年6月30日,患者肿瘤特异生存率(CSS)为28.26%,无疾病复发率(RFS)为45.65%,中位CSS和RFS分别为31个月和24个月。PD-L1阳性率为52.17%,PD-L1阳性和PD-L1阴性患者的RFS率和CSS率分别为16.67%、77.27%和54.17%、90.91%,前者的中位RPS和CSS明显短于后者(12个月vs 37个月)和(24个月vs 37个月)。本研究共检测出22种免疫细胞,与CPS<1组相比,CPS≥1组中CD8^(+)T细胞、活化树突状细胞和静息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而M2型巨噬细胞在前者中显著低于后者(0.013±0.012 vs 0.033±0.003,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CD8^(+)T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均可预测AEGJ患者治疗的预后(AUC分别为0.690和0.698)。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CD8^(+)T细胞可能是AEGJ患者治疗后的保护因子[HR=0.590,95%CI(0.248~0.708)],而M2型巨噬细胞可能作为AEGJ患者治疗后的风险因素[HR=6.448,95%CI(1.440~9.165)]。PD-L1的表达与M2型巨噬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44,P<0.01),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R=-0.47,P<0.05)。结论:HIPEC辅助治疗可能调控M2型巨噬细胞、CD8^(+)T细胞的功能,其中M2型巨噬细胞水平与PD-L1表达呈正相关,这种免疫细胞的增多可能是影响AEGJ术后辅助HIPEC预后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