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秀艳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心理
  • 6篇大学生
  • 6篇心理健康
  • 6篇教育
  • 4篇心理健康教育
  • 4篇高校
  • 3篇心理弹性
  • 2篇心理学
  • 2篇理学
  • 2篇积极心理
  • 2篇积极心理学
  • 2篇高校心理
  • 2篇高校心理健康
  • 1篇大学生群体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 1篇心病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心理教师
  • 1篇心理特点

机构

  • 1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1篇周秀艳
  • 3篇肖建卫
  • 2篇张姿
  • 1篇王工斌
  • 1篇邓林园
  • 1篇周莹

传媒

  • 3篇高教学刊
  • 3篇心理学进展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山东工会论坛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科本科生创新创业素养培养的路径探析被引量:15
2021年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逐渐深入与推进,各行各业对创新创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倍增。为适应高校提质增效转型的阶段趋势、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以理工科本科生创新创业素养培养为切入点,聚焦创新创业意识引领、课程体系搭建、师资资源分配、实践平台建立等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路径,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实现社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肖建卫武岳邹仲平周秀艳周莹张姿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某高校为例被引量:2
2023年
探究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心理危机干预量表对26,921名山东省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不同性别、学历层次和年级的学生在抑郁和“空心病”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父母的婚姻状况、是否有留守经历和社会支持系统与大学生的抑郁和“空心病”之间均有显著正相关。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仍有近两成的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困扰,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学生的抑郁、“空心病”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和干预。
周秀艳井玉汝张婧瑶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抑郁空心病社会支持系统
“五育”融入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重构
2025年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但当下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则更多地关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这无疑忽视了对学生内在心理品质的引导,未达到学生对心理成长诉求的高度,与当前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素养需求不协调。通过具体分析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隐患,剖析“心动力”不足的普遍问题,从教育资源协同整合的角度,构建崇德修心、增智慧心、健体强心、尚雅益心、以劳勤心的“五维”体系,以解决疏德、偏智、抑美、弱体、缺劳的现象,构建立体、交互、协调的养心塑能育人体系,以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多维发展,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重构提供积极有效的思路及路径。
蒋衍玺李凯周秀艳郭美虹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教育启示被引量:9
2018年
心理弹性表现为个体在经历压力或逆境后仍能适应良好,目前已经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界的研究热点,并为高校工作者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以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为依据,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干预方式做了系统性回顾,阐述其教育启示,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周秀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弹性教育启示
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现状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2022年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弹性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该文在已有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从心理弹性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对策等角度出发,以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
周秀艳肖建卫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弹性积极心理学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路径分析
2025年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为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应充分认识到“五育”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深入分析“五育”与“心育”的内在联结,深刻剖析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实挑战,积极探索“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路径,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moting mental health through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five education”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new era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ully recognize the important value of the “five education” in promo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deeply analyze the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ve education” and “mental education”, deeply analyze the practical challenges of the curr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ork. They should also actively explore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five education”,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he cultivation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new talents of the era.
桑肖周秀艳王雅洁
关键词:五育并举心理健康教育
聚焦于心理弹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弹性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以往大量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在已有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从心理弹性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对策等角度出发,以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
周秀艳张婧瑶井玉汝李晶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弹性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心理工作站建设路径探析被引量:2
2022年
高校二级心理工作站既是心理育人的重要平台,也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触角向纵深延伸的重要载体。该文以当前高校心理工作站建设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指出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心理工作站的建设理念和建设思路,并对二级心理工作站在机制体制建设、全员力量发挥等发展模式方面进行重点探讨。
张姿周秀艳肖建卫武岳
关键词:高校危机干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制约因素及家校合作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6
2020年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采用自编问卷,选取104位心理教师和363位班主任作为被试,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制约因素及家校合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在“改进学习方法或习惯”“行为的自我管理”等方面存在认知上的一致性,但班主任更看重学生的“情绪调节”“行为的自我管理”“应对危险或伤害情境”,而心理教师更看重“亲子沟通”,对很多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比班主任更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约因素上,心理教师和班主任都认为“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是重要因素之一,但心理教师对“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心理教师的专业训练不充分”“领导重视和支持不足”“缺乏相应的评估考核机制”的关注显著多于班主任,班主任对“家长的参与和配合程度低”的关注显著多于心理教师;在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班主任更注重“和家长面谈提供教育建议”,心理教师更多采用“面对面咨询建议”“向家长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在此基础之上,对中小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水平提出建议对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部分学生开展预防性、治疗性心理健康教育,为家长开展亲职教育。
邓林园熊玥悦张玉周秀艳王工斌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班主任家校合作
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得到了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视,但在新形势下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力补充。利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合借助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资源,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以更好地实现培养健全人格的大学生。
周秀艳
关键词:社会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