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柴油机燃用甲醇-调合生物柴油的排放及颗粒形貌被引量:4
- 2016年
- 在186FA发动机上,进行了燃用调合生物柴油和甲醇-调合生物柴油微乳化燃料的性能试验,采集了排气颗粒,分析了调合生物柴油掺烧甲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及燃烧颗粒的状态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甲醇掺混比例的增加,发动机燃用甲醇-调合生物柴油微乳化燃料的燃油消耗率呈上升趋势,在低负荷时最为明显,中高负荷时差距较小;柴油机的HC排放升高,但随着负荷的增加逐渐降低,与调合生物柴油相比,掺烧甲醇可以同时有效减少NOx及碳烟排放,并且在高负荷工况下能够明显降低CO排放;颗粒微观结构表现出链状、枝状及团状等形态;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加,颗粒的粒径分布逐渐向小粒径方向移动,团聚程度逐渐提高,结构排列更为紧密.
- 袁银男李俊杜家益张登攀赵小明
- 关键词:柴油机甲醇生物柴油微观结构
- 甲醇-调合生物柴油燃烧及排放微粒粒径分布特性试验被引量:7
- 2016年
- 为了探究调合生物柴油掺烧甲醇对柴油机燃烧特性及微粒粒径分布的影响,该文利用燃烧分析仪及EEPS 3090型微粒粒径测试系统研究了柴油机燃用甲醇-调合生物柴油微乳化燃料的燃烧过程及微粒数量浓度分布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燃用调合生物柴油相比,柴油机掺烧甲醇后缸内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以及放热率曲线均后移,压力升高率峰值及放热率峰值均增加;当柴油机处于低负荷时,排气中的微粒粒径均处于6~22 nm之间,呈现核态;在高负荷时,微粒粒径处于6~275 nm之间,主要呈现积聚态,且数量浓度呈单峰正态分布。随着甲醇添加比例的增加,核态微粒比例上升,积聚态微粒比例下降,且排气中微粒的总数下降。研究结果为甲醇-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及微粒排放控制提供了参考。
- 杜家益李俊张登攀赵小明吴培振袁银男
- 关键词:甲醇生物柴油微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