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 作品数:22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中药组方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 目的 研究中药组方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与结果回顾性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中药组方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的3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程度...
- 孙术婷李俊朱云鹤吴云虎
- 关键词:中药血管内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 电针头部运动区穴位对亚急性MPTP模型小鼠机械痛阈的干预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通过电针刺激头部运动区穴位,观察对亚急性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模型小鼠机械痛阈的变化,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按照30 mg/kg剂量腹腔注射MPTP的方法建立亚急性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每日1次,连续5 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电针组予以头部运动区穴位电针刺激,疏密波,2/15 Hz频率刺激20 min,连续5 d。采用爬杆试验和旷场试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采用电子测痛仪检测小鼠的机械刺激伤害感受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爬杆总时间均明显延长、旷场试验总路程明显缩短、平均速度明显减慢、黑质内TH表达、机械痛阈明显降低(P<0.05,P<0.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爬杆总时间均明显缩短、旷场试验总路程明显延长、平均速度明显提高、黑质内TH表达、机械刺激伤害感受阈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电针刺激头部运动区穴位可提高亚急性MPTP模型小鼠的机械痛阈,并与电针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有关。
- 彭晶晶朱本藩李俊李珊珊朱四欢肖顺东杨志来许二赫
- 关键词:MPTP电针机械痛阈多巴胺能神经元
- Wilson病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Wilson病(WD)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的70例WD-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2周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36)与死亡组(n=3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WD-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建立预后模型,对模型整体系数进行综合检验,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度。采用ROC曲线分析新建模型以及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CLIF-SOFA)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肝硬化分级(CTP)评分对WD-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70例WD-ACLF患者,生存组36例,男22例,女14例,中位年龄30.0(17.3,40.0)岁;死亡组34例,男25例,女9例,中位年龄34.0(28.8,41.0)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存组病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死亡组,白细胞计数(WBC)、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铜蓝蛋白(CER)水平,以及感染、腹水和上消化道出血比例低于死亡组,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Hb)、Na^(+)、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1.176,95%CI1.043~1.325)、INR(OR=7.635,95%CI1.767~32.980)、TBIL(OR=1.012,95%CI1.003~1.021)、上消化道出血(OR=11.654,95%CI 1.029~131.980)是影响WD-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WD-ACLF预后联合模型,该模型评估WD-ACLF预后的AUC为0.941,大于CLIF-SOFA评分(AUC=0.802)、MELD评分(AUC=0.897)、CTP评分(AUC=0.722)。结论病程、INR、TBIL、上消化道出血是影响WD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预后模型能更为准确地预测WD-ACLF患者的预后,其预测价值优于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和CTP评分。
- 唐露露陈怀珍张静董婷李俊江海林杨文明
- 关键词:WILSON病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终末期肝病模型肝硬化分级
- 中药组方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 目的:研究中药组方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中药组方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的3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程度均在5...
- 孙术婷李俊朱云鹤吴云虎
- 关键词:中药血管内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 补阳还五汤对椎动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影响研究
- 目的:探析补阳还五汤对椎动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预防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行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后60例患者,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预防观察组和西药预防对照组,采用相应的预防方案,并观察评...
- 徐国存吴云虎陈怀珍张静方向李良勇葛青李俊王萍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再狭窄血脂血液流变学
- 中药组方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 目的:研究中药组方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中药组方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的3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程度均在5...
- 孙术婷李俊朱云鹤吴云虎
- 关键词:中药血管内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 芪归糖痛宁颗粒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研究
- 目的:观察芪归糖痛宁颗粒联合中药熏洗治疗DPN临床疗效和特色优势,;探究干预DPN的最佳治疗方式和机制.方法: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组均给予2型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A组采用芪归糖痛宁颗粒口服;B组芪归糖痛宁颗粒...
- 李俊陈怀珍吴云虎徐国存方向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熏洗
- 芪归糖痛宁颗粒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研究
- 目的:观察芪归糖痛宁颗粒联合中药熏洗治疗DPN临床疗效和特色优势,;探究干预DPN的最佳治疗方式和机制. 方法: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组均给予2型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A组采用芪归糖痛宁颗粒口服;B组芪归糖...
- 李俊陈怀珍吴云虎徐国存方向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熏洗临床疗效
- 抗震止痉胶囊联合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剂末现象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中药抗震止痉胶囊联合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剂末现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出现剂末现象的帕金森病患者,加用抗震止痉胶囊和谷胱甘肽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Webster评分、UPDRSII\III评分均有改善,WOQ-9问卷的运动与非运动症状改善。结论:中药抗震止痉胶囊联合谷胱甘肽能显著改善帕金森病的剂末现象。
- 陈怀珍徐国存方向李俊葛青张静吴云虎李良勇王萍
- 关键词:帕金森病抗震止痉胶囊还原型谷胱甘肽
- 肝豆灵联合多巴丝肼治疗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伴震颤的临床观察
- 2023年
- 目的 观察肝豆灵联合多巴丝肼治疗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 WD)伴震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WD伴震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30例湿热内蕴型WD伴震颤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在常规排铜治疗上,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加用肝豆灵口服,2组总疗程为4周,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统一Wilson分级量表(UWDRS)、中医证候积分、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统一Wilson分级量表(UWDRS)、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提示治疗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豆灵联合多巴丝肼治疗湿热内蕴型WD伴震颤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中医证候,且疗效优于多巴丝肼单用。
- 彭建成李俊
- 关键词:多巴丝肼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