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波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有机物
  • 2篇溶解有机物
  • 2篇软锰矿
  • 2篇沙星
  • 2篇硫酸盐
  • 2篇环丙沙星
  • 2篇降解
  • 2篇光催化
  • 2篇光谱
  • 2篇过硫酸盐
  • 2篇催化
  • 2篇FE3O4
  • 1篇氧化铋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淬灭
  • 1篇陶粒
  • 1篇谱学
  • 1篇铅离子
  • 1篇脱硫
  • 1篇污染

机构

  • 7篇四川大学

作者

  • 7篇杨波
  • 5篇张永丽
  • 3篇郭洪光
  • 2篇苏仕军
  • 2篇丁桑岚
  • 2篇唐鹏
  • 1篇孙维义
  • 1篇刘杨

传媒

  • 2篇化学学报
  • 2篇湿法冶金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工业水处理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用软锰矿脱硫浸出液制备铅离子吸附剂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研究了用软锰矿脱硫浸出液通过净化脱硫产生的铁、铝废渣制备铁铝氧化物复合吸附剂,并用于去除水中的铅离子。考察了焙烧温度、铁铝物质的量比、焙烧时间对铁铝氧化物复合吸附剂吸附铅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5h、铁铝物质的量比1∶1条件下,所得吸附剂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较好;吸附剂的主要成分为Fe2O3和Al2O3,表面呈多孔疏松状,有利于吸附铅离子。吸附铅离子后,铁铝氧化物中的官能团由原来的—OH、Fe—O、Al—O和Al—OH等变为Pb—O、Fe—O—Pb、Al—O—Pb,反应产物为PbFe8O13和PbAl12O19。
吉韬杨波孙维义苏仕军丁桑岚
关键词:软锰矿脱硫浸出液吸附剂铅离子
腐植酸与环丙沙星结合机制的多维光谱学解析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本工作研究了水环境中残留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与溶解有机物(dissolvedorganicmatter,DOM)腐植酸(humic acid,HA)的结合作用机理.采用三维荧光、傅里叶红外光谱、二维相关光谱和液体核磁共振氢谱等技术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IP和HA的结合作用会产生明显的荧光淬灭现象,且在6 h后结合开始趋于平衡.结合作用与HA表面的羟基、羧基以及酮基等官能团相关,而CIP分子哌嗪环上的H质子是参与结合的主要位点.此外,影响因素实验表明,离子强度(ionic strength,IS)对结合作用影响较小,而pH对其影响较大,且在pH=5时荧光淬灭率最高.荧光淬灭率与金属离子价态呈现正相关.通过研究水体中CIP和HA的相互作用,对于监测研究天然水体中残留抗生素的迁移和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杨波张永丽郭洪光
关键词:环丙沙星溶解有机物
软锰矿脱硫尾渣陶粒对废水中Pb^2+的吸附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研究了以软锰矿脱硫尾渣、粉煤灰及活性炭制备陶粒并用于去除废水中的Pb^2+,考察了原料配比、预热和焙烧温度与时间、吸附温度、废水初始pH和Pb2+质量浓度对Pb^2+吸附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陶粒制备及吸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按40%粉煤灰+5%活性炭+55%软锰矿渣配料,在预热时间20min、预热温度400℃,焙烧时间5min、焙烧温度1050℃条件下制得陶粒;用所制陶粒从20℃、废水初始pH=5.0、Pb^2+初始质量浓度20mg/L的废水中吸附去除Pb^2+,Pb^2+去除率可达98.72%,吸附去除效果较好。
杨波吉韬鄢然丁桑岚苏仕军
关键词:粉煤灰活性炭陶粒PB^2+
磁性卤氧化铋耦合过硫酸盐催化光降解AO7被引量:6
2017年
采用溶剂热-沉积法制备了新型可见光催化磁性纳米Bi OI/Fe3O4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其进行表征。首次提出了BiOI/Fe_3O_4耦合过硫酸盐(PS)催化光降解工艺,并以偶氮染料AO7模拟天然水体,考察了黄腐酸(FAs)以及水中常见的阴离子HCO_3^-和Cl^-等因素对AO7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可见光照射60 min,AO7在Bi OI/Fe_3O_4耦合PS体系中的降解率为98.3%;但加入HCO_3^-、黄腐酸(FAs)和Cl^-后,由于·OH和SO_4^-·被淬灭捕获,AO7的降解受到明显抑制,而Cl-的抑制作用小于前两者。经过3次材料重复回收利用,AO7降解率均能达到90%以上,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杨波张永丽郭洪光唐鹏王敬荃翟官星
关键词:FE3O4过硫酸盐可见光催化
非均相芬顿体系协同去除复合双污染物:化学转化,pH影响和机理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系统研究了ZVI(零价铁粉)-Fenton体系协同去除铜离子和亚甲基蓝(MB)污染物过程中,ZVI微表面发生的化学转化以及目标污染物降解机理.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能谱(EDS), X射线衍射(XRD),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比分析了反应前后以及不同体系之间ZVI表面结构,Fe和Cu化学转移的变化.结果表明,在ZVI/H2O2体系中反应后ZVI表面腐蚀产物较多,主要为Fe3O4和Fe2O3.在ZVI/H2O2-Cu体系中,虽ZVI腐蚀作用更加剧烈,但ZVI表面残留的腐蚀产物较少,且腐蚀产物中Fe3O4含量的占比增加. Cu2+主要还原产物为Cu0,同时还伴随着CuO的生成. pH影响实验表明, ZVI/H2O2-Cu体系不仅强化了MB的降解,有效地去除了总溶解铜离子(TCu),同时还扩大ZVI-Fenton体系的有效pH范围(pH=2.5~5.5).叔丁醇捕获自由基实验表明,羟基自由基是氧化降解MB的主要活性物质.最后针对ZVI-Fenton体系协同去除复合双目标污染物的机理进行研究分析.
杨波张永丽
BiOI负载Fe_3O_4光催化激活过硫酸盐降解金橙Ⅱ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溶剂热-沉淀法制备BiOI负载Fe_3O_4的新型可见光催化剂BiOI/Fe_3O_4,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BiOI/Fe_3O_4进行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金橙Ⅱ的降解率随着初始过硫酸盐(PS)浓度和催化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PS浓度、催化剂质量浓度分别增大到0.5 mmol/L、0.5 g/L时,降解率随着两者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初始pH的增大,金橙Ⅱ的降解速率逐渐降低。此外,自由基淬灭剂异丙醇和叔丁醇的加入,证明了该体系主要的活性自由基是羟基自由基(·OH)和硫酸根自由基(SO_4^(·-)).。
杨波张永丽刘杨唐鹏王敬荃翟官星
关键词:光催化剂BI过硫酸盐
溶解有机物和环丙沙星相互作用研究:荧光,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
本文研究了各种影响因素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CIP)与溶解有机物(DOM)在水体中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和机理。采用三维荧光(EEM),傅里叶红外(FT-IR)和液体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技术进行表征分析。
杨波张永丽郭洪光
关键词:环丙沙星溶解有机物相互作用荧光淬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