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燕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癌因疲乏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 2025年
- 目的:应用Logistic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发生癌因疲乏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NSCLC化疗患者共计116例;通过查阅患者电子病历档案、医院信息系统(HIS)、线上/线下随访的途径对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采集,根据患者是否存在癌因性疲乏,将上述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68例);首先使用单因素分析探究不同因素组别中发生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病例数占比的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将存在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探究造成NSCLC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否存在焦虑/抑郁/失眠、癌因性疼痛、肺癌分期在不同组别中的病例数占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家庭月收入、是否存在焦虑/抑郁、失眠、癌因性疼痛的引起NSCLC化疗患者发生癌因性疲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的家庭月收入、是否存在焦虑/抑郁、失眠、癌因性疼痛的引起NSCLC化疗患者发生癌因性疲乏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对相应患者展开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可重点关注上述因素的影响,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 苏春燕陈军
- 关键词:化学药物治疗
- 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 2019年
- 探究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高龄晚期肿瘤伴呼吸困难患者72例,在我院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进行原因分析和护理干预,按照接诊顺序奇偶性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36例。实施精心护理干预的是观察组,择常规护理干预的是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抑郁和焦虑评分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28例(77.78%),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35例(97.22%)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护理之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较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晚期肿瘤伴呼吸困难患者,采用精心护理干预,发现心理和生理是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出现的主要因素,可缓解其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情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苏春燕
- 关键词:高龄晚期肿瘤患者护理对策
- 呼吸功能训练及咳嗽排痰护理干预对肺肿瘤患者术后疗效的作用观察
- 2019年
- 探究呼吸功能训练及咳嗽排痰护理干预对肺肿瘤患者术后疗效的作用观察。方法:选取肺肿瘤患者72例,在我院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进行治疗,按照接诊顺序奇偶性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36例。选择呼吸功能训练及咳嗽排痰护理干预的是观察组,择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是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相较于对照组25例(69.44%),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35例(97.22%)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肿瘤患者,采用呼吸功能训练及咳嗽排痰护理干预,可提升临床上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拔管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苏春燕
- 关键词:肺肿瘤呼吸功能训练
- 呼吸困难指数评估护理对支气管肺癌患者功能改善及预后转归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呼吸困难指数(dyspnea index)评估护理对支气管肺癌患者功能改善及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黄石市中心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诊治的89例支气管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5例,dyspnea index评估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生活质量以及预后。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秒用力肺活量(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个月、3个月,观察组dyspnea index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LQ-C30)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肺气肿、呼吸衰竭、肺不张等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困难指数评估护理可改善支气管肺癌患者肺功能与呼吸困难情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降低预后不良风险。
- 陈军苏春燕
- 关键词:支气管肺癌肺功能生命质量预后
- 黄石市30年3819例肺癌患者心理特点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黄石市30年3819例肺癌患者心理变化特点,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85-2014年30年间我院收治的新发肺癌患者3819例,以2000年为界,分为前15年(1985年-1999年)组828例和后15年(2000-2014年)组2991例,观察患者心理特点,比较对肿瘤放化疗的接受度及完成率。结果:后15年病例数是前15年的3.61倍,前15年很多癌症病人拒绝治疗以及许多病人家属选择隐瞒患者病情不送医院治疗,而后15年大多数癌症患者知晓病情并愿意积极住院接受治疗;患者对自己病情的知晓度明显提高,最近的一次病情问卷调查显示约91.96%患者知道自己罹患癌症;后15年患者接受化疗的意愿明显高于前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能顺利完成全程治疗的病人也明显多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15年患者接受放疗的意愿略高于前15年,但完成率明显高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肿瘤治疗水平的提高和时代的进步,患者对病情的知晓度和对放化疗的依从性普遍提高,这有利于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的开展从而改善肺癌患者的疗效。
- 苏春燕李兰珍顾佳范晓丽梁丽萍王钢胜
- 关键词:肺癌心理特点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