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
-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2017-2020年某肿瘤医院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敏感性。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流感染肿瘤患者的临床分离菌株,体外药敏试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K-B纸片扩散法,依据202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文件进行结果判断。结果2017-2019年共收集血培养阳性菌株638株,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为447株(70.06%)和191株(29.94%),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分离出248株(38.87%),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3株(13.01%)和肺炎克雷伯菌71株(11.13%)。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14.46%、84.61%和76.4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5.00%,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呈现上升趋势,该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69.76%和33.8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12.50%,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35.71%。结论 血流感染患者临床分离菌中多药耐药菌占比较高,尤其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肠杆菌目细菌。应加强耐药菌株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及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定期对血流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
- 张树敬陈祝俊张菁喻靓张燕卢仁泉郭林庄亦晖
- 关键词:血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病原菌肿瘤患者
- HE4作为新肿瘤标志物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
- 背景与目的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是近年来研究较热门的一种新肿瘤标志物,并拟在我国临床上推广应用,但目前国内HE4在卵巢癌应用研究中报道的例数还很少,特别是在跟踪随访中的价值尚待探究。本研究扩大样本量,进一步
- 卢仁泉郭林沈烨红
-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HE4肿瘤标志物
- 文献传递
- 血清学指标在甲状腺髓样癌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降钙素(CT)、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嗜铬粒蛋白A(CgA)在鉴别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检测的105例甲状腺髓样癌(MTC),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0例甲状腺滤泡癌,5例甲状腺未分化癌,5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30例非甲状腺恶性肿瘤以及50例健康对照血清CT含量。选取其中79例MTC,30例非MTC甲状腺恶性肿瘤及30例健康对照者,检测血清CEA、NSE、Pro-GRP和CgA含量。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明确各指标区分不同组之间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MTC患者CT含量的中位数为607.2(152.5,2777.5)pg/ml,较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48(0.5,2.91)pg/ml、甲状腺滤泡癌患者1.90(0.82,2.99)pg/ml、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0.50(0.50,4.93)pg/ml、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1.30(0.50,2.79)pg/ml、非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1.36(0.50,2.89)pg/ml及健康人群2.05(0.89,3.18)pg/ml均显著升高。CT鉴别诊断MTC与非MTC患者的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99.3%,AUC为0.99。MTC结节最大直径(>1 cm,P=0.001,OR=15.74)与MTC结节个数(>1个,P=0.04,OR=3.4)是CT升高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CEA(AUC=0.94)、NSE(AUC=0.65)、Pro-GRP(AUC=0.94)以及CgA(AUC=0.83)均能够区分MTC与非MTC甲状腺恶性肿瘤。联合CT、CEA、NSE、Pro-GRP和CgA区分MTC与非MTC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的AUC为1,敏感度是100%,特异度是100%。结论CT、CEA、NSE、Pro-GRP和CgA对于MTC的辅助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联合这些指标诊断MTC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韩筱点卢仁泉卢仁泉郭林
- 关键词:降钙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嗜铬粒蛋白A
- S型人肌原纤维生成调节因子1在卵巢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S型人肌原纤维生成调节因子1(MR-1S)在卵巢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R-1SmRNA在23例卵巢癌组织、20例卵巢对照组织和卵巢癌SKOV3细胞中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R—ISmRNA和蛋白在23例卵巢癌组织和20例卵巢对照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MR-1S蛋白在卵巢癌SKOV3细胞中的表达。以不同浓度的卡铂和紫杉醇作用于SKOV3细胞24、48和72h,在确定的药物发挥抑制作用的线性范围和最佳时间点,检测MR-1S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SKOV3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tit·PCR和Real—timePCR检测结果显示,卵巢癌组织中MR.1S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对照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也显示,MR—IS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3%,明显高于卵巢对照组织(30.0%,P〈0.05)。卡铂和紫杉醇均可以使SKOV3细胞中MR-1S基因的表达降低,以紫杉醇线性作用范围内的浓度作用于SKOV3细胞48h后,MR-1S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结论MR-1S基因在卵巢癌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其有望成为卵巢癌诊断和临床疗效监测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 卢仁泉孙敏高翔郭林
- 关键词:卵巢肿瘤肿瘤标记卡铂紫杉醇
- 高血压患者如何防治肿瘤
- 2025年
-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被称为“无声的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1.6%,发病人数约为2.45亿。中国每年新增超过1000万例高血压患者,其中超过60%的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血压与肿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 戎忆杨琳卢仁泉卢仁泉
- 关键词:患病率肿瘤成人高血压
- 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前列腺健康“晴雨表”
- 2025年
- 老张刚退休,上月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拿到体检报告后脸色一下子凝重了起来,他发现验血单里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数值高于正常值。而在百度和小红书的“精准搜索”下,老张觉得自己跟前列腺癌画上了等号,第二天就连忙拿着报告来到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医生,我体检出来PSA升高,是得了前列腺癌吗?网上说要做穿刺活检,哎,我最怕痛了!”
- 杨琳仲瑷玲卢仁泉郭林
-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您的免疫功能在线吗?能对付肿瘤吗?
- 2024年
- 免疫细胞,就像我们身体里的“守卫军”,时刻保护着我们免受各种疾病的侵袭。做一次免疫细胞亚群分析,就像是进行一次“检阅部队”,能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状况。通过分析不同种类的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我们可以了解它们的健康状态,从而判断身体的免疫功能是否良好。
- 王浩喆谢素红郭林郭林
- 关键词:免疫功能免疫系统
- HE4在卵巢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 背景与目的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是近年来研究较热门的一种新肿瘤标志物,并拟在我国临床上推广应用,但目前国内HE4在卵巢癌应用研究中报道的例数还很少,特别是在随访监测中的价值尚待探究。本研究扩大了样本量,进一
- 卢仁泉郭林沈烨红
- 关键词:卵巢癌HE4临床应用评价
- 文献传递
- 循环肿瘤细胞的“旧语新说”被引量:1
- 2021年
- 循环肿瘤细胞(CTC)是指游离在循环体液中的肿瘤细胞;CTC检测避免了侵入性组织活检的局限性,取材便捷、无创,在动态反映肿瘤状态、疗效监测与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应用于临床的CTC计数是评估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预后的有效指标;CTC携带的肿瘤特异性抗原与核酸分析的转化研究,将有助于提高CTC的捕获效率与诊断性能。虽然CTC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其在肿瘤诊疗上的潜力不容小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王砚春杨晓蓉郭林郭林
-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肿瘤诊疗
- MR-1S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与保存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 2012年
- 目的通过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hMR-1S)基因重组表达获得MR-1S-His融合蛋白,纯化后制备抗MR-1S抗血清;同时确定该蛋白保存的稳定体系,为研究MR-1S蛋白理化性质及其功能提供关键的原料。方法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1a(+),构建pET21a-MR-1S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MR-1S-His融合蛋白表达,亲和纯化后Western blot鉴定;进一步用该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MR-1S的多克隆抗体。同时通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4种不同的稳定体系中保存后蛋白活性测定进行比较,确定最合适的稳定保存体系及条件。结果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1a-MR-1S,并在BL21中进行可溶性表达,经Western blot鉴定确认;免疫新西兰兔获得了抗MR-1S抗血清;确定了合适的稳定体系及保存条件。结论在非变性条件下实现了可溶性MR-1S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稳定保存,进一步制备的抗MR-1S抗血清为研究MR-1S的性质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 卢仁泉张菁高翔郭林
- 关键词:分子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