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媛 作品数:6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 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术前LAR预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价值及预后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2025年 目的:探究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lactate dehydrogenase to albumin ratio,LAR)与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患者预后的关系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EOC患者临床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分析LAR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危险因素。将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并构建1年、3年和5年O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全组按照3∶1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训练组与验证组,对模型的预测预后准确性进行外部验证,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初步评估。结果:术前低LAR组的EOC患者OS显著高于高LAR组。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FIGO分期、LAR是影响EO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结果建立1年、3年和5年O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训练组与验证组1、3、5年OS的AUC结果表明,本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训练组与验证组在个别区间内预测情况略有偏倚。结论:术前LAR与EOC患者的总生存期密切相关,术前LAR是EOC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LAR越高预示EOC患者预后越差。基于年龄、FOGO分期、LAR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初步展现出良好的预后预测性能。 张慧 陈怡昕 郭莉媛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 列线图 针灸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潴留囊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潴留囊肿的疗效。方法:将59例淋巴潴留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7例(针灸治疗+芒硝外敷)、对照组32例(芒硝外敷),观察两组患者淋巴囊肿变化情况、下肢肿胀变化情况以及疼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P <0. 01),试验组较对照组淋巴潴留囊肿明显缩小,下肢肿胀及疼痛情况明显改善(P <0. 05),且针对不同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导致的淋巴囊肿治疗效果无差异(P> 0. 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外敷对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潴留囊肿的治疗安全有效。 王宏岩 彭艳 郭莉媛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 中药外敷 白藜芦醇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卵巢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2009年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载体,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白藜芦醇白蛋白纳米粒(RES-BSANP).以原子力学显微镜(AFM)观察其形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备的纳米微粒进行分析.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及流式细胞技术(FCM)比较RES-BSANP和RES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及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的RES-BSANP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400~500nm,表面光滑,12mg纳米粒中RES载药量为4.077mg,包封率33.97%,24h内的稳定性好,水溶性较RES显著提高.二者的抗肿瘤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中高浓度组纳米粒组的抗增殖活性及凋亡细胞比率显著提高.两种药物均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S期,纳米组使进入S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加,表明白藜芦醇白蛋白纳米粒在抗卵巢癌细胞增殖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郭莉媛 姚晶萍 隋丽华长链非编码RNA AFAP1-AS1在实体肿瘤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 被引量:2 2020年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内源RNA。大量研究表明,LncRNA可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如转录激活和干扰、细胞分化、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LncRNA在人类癌症中作为致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新研究表明LncRNA肌动蛋白丝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已证实AFAP1-AS1的失调表达与肿瘤发生和肿瘤进展相关;AFAP1-AS1可能成为肿瘤诊断和肿瘤治疗靶点的新型潜在分子生物标志物。在本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现阶段关于AFAP1-AS1在人类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制的研究问题。 刘尚 郭莉媛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 生物标志物 阿帕替尼单独与联合传统化疗治疗耐药性和难治性卵巢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比较单独阿帕替尼与联合传统化疗治疗耐药性及难治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2例耐药性、难治性卵巢癌患者,26例予阿帕替尼单药治疗(单药组),16例联合传统化疗(联合组),毎4周检测患者血清CA 125变化,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时,联合组有效半显著高于单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日疗8周、12周、16周时,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蛋白用和乏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共有2例Ⅲ级HFSR,均来自联合组,停药7 d并使用尿素霜治疗后有所改善,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Ⅳ级HFSR。【结论】阿帕替尼可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治疗耐药性及难日性卵巢癌,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可控,单药组虽起效较化疗组慢,但治疗4周后与化疗组疗效无明显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穆婧 郭莉媛关键词:药用制剂 西黄胶囊对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潴留囊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西黄胶囊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淋巴潴留囊肿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73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形成盆腔淋巴潴留囊肿患者分为4组:空白组(未给予任何治疗)31例、试验组(西黄胶囊口服)42例、对照组(芒硝患处外敷)39例、联合组(芒硝外敷+西黄胶囊口服)61例,疗程3个月。通过超声测量4组患者淋巴潴留囊肿大小变化情况,根据NCCN指南疼痛评估量表评估其对疼痛的改善情况,测量患侧肢体周径评估下肢肿胀改善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淋巴囊肿均显著缩小,疼痛及下肢肿胀均明显改善(P<0.01),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较试验组及对照组效果更好(P<0.01),试验组针对不同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导致的淋巴囊肿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黄胶囊针对不同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导致淋巴潴留囊肿均有效,联合外敷芒硝使用时效果更佳。 王宏岩 彭艳 王大鹏 郭莉媛关键词:西黄胶囊 妇科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