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迪
- 作品数:21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用于潮间带潮滩底床局部冲淤变形的监测装置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潮间带潮滩底床局部冲淤变形的监测装置,属于微地貌演变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包括监测组件、导流组件和无线信号传输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监测箱,各监测箱内部通过升降轴安装有摄像...
- 张茜龚政苏敏姚鹏王丽珠陈欣迪周曾张长宽
- 一种可同时应用于实验室和潮滩现场的泥沙冲刷起动测量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应用于实验室和潮滩现场的泥沙冲刷起动测量系统,包括相连接的控制端和测量端;其中,测量端包括呈筒状结构的反应器以及位于反应器内的剖面流速仪、浊度传感器和传动装置,所述剖面流速仪和浊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端...
- 陈欣迪冯骞龚政张茜张乃予张长宽于阳阳钟天意
- 一种基于微生物作用的潮沟崩岸研究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微生物作用的潮沟崩岸物理实验系统及方法,属于涉及潮滩‑潮沟系统崩岸机理研究的测量技术领域。实验系统包括:潮沟边壁塑造区、微生物培养区、潮流水位控制区、渗流控制区、土体性质监测系统、崩岸过程监测系统。本...
- 赵堃龚政张凯丽陈欣迪葛冉王客予唐帅李欢周曾
- 文献传递
- 大尺寸混凝土箱梁日照温度场的实测与仿真分析被引量:27
- 2013年
- 基于对苏通大桥辅助航道桥运营期温度数据的分析以及对不同尺寸箱梁的温度场的仿真计算,研究大尺寸箱梁温度场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提出腹板温度梯度和底板温度梯度的修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大尺寸混凝土箱梁竖向温度分布特点为腹板温度整体高于梗腋部位温度,而梗腋部位的温度又整体高于底板温度;计算大尺寸混凝土箱梁的温度效应时,由腹板温度和底板温度引起的竖向挠度曲率误差最高可达33.3%。腹板沿壁厚方向最大温度梯度可达9℃,当上部结构上下行分幅布置时,外侧腹板和内侧腹板有不可忽略的横向温差。
- 顾斌陈志坚陈欣迪
- 关键词:温度分布温度梯度
- 大规模滩涂围垦影响下近海环境变化及其对策被引量:13
- 2015年
- 沿海滩涂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具有拓展生存空间的巨大潜力。针对江苏沿海滩涂特点,回顾了大规模滩涂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及开发利用原则。同时指出,较大规模的、快速的滩涂围垦等人类活动,会对近海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继而探讨了大规模滩涂开发利用对近海动力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及其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对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 张长宽陈欣迪
- 关键词:滩涂资源环境影响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潮间带沉积物采样装置及其采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潮间带沉积物采样装置及其采样方法,采样装置包括无人机和远程控制端,无人机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采样机构,电动推杆将采样机构下压式插入潮间带的泥沙中或者从潮间带的泥沙中...
- 曾小芹张良张茜龚政陈欣迪朱应承宋佳辰李乙晗
- 盐城市沿海大规模滩涂开发利用评估被引量:3
- 2016年
- 利用遥感技术并通过多渠道信息对照分析得到盐城市规划阶段内的岸线变化,结合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等对垦区的空间布局、用地功能定位、滩涂资源持续供应能力、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综合试验区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盐城市滩涂开发匡围进展总体偏慢,应根据工程区域的自然条件变化、地方的经济发展需求等对下一阶段的开发进行局部调整;盐城市可开发的滩涂资源量仍有较大剩余,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与垦区的开发进展相协调,可持续开发能力较强;大规模滩涂开发利用将对水沙动力条件、海洋生态环境等多方面产生影响,应针对江苏沿海环境特征,建立围垦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体系,为今后滩涂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陈欣迪陈君张长宽
- 关键词:沿海滩涂多源数据
- 一种兼顾海岸湿地修复功能的消浪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海岸湿地修复功能的消浪装置,所述消浪装置由多个轻质混凝土链块单元等距排布而成,每个混凝土链块单元由多个呈矩阵式排布的混凝土模块组成;每个混凝土链块单元底部四角均采用不锈钢绳与沉底的重力锚固块固连;混凝...
- 张茜康彦彦冯骞张玉奇陈欣迪龚政王丽珠
- 生物作用对海岸带泥沙运动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1年
- 海岸带泥沙运动输移及海岸地貌演变规律是海岸带海陆相互作用研究中重要的科学问题.海岸带地区丰富而活跃的生物因子与泥沙颗粒相互影响,赋予了泥沙颗粒“生物特性”,深化了对传统海岸泥沙运动力学的认知,相关研究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海岸带泥沙运动中的生物作用,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植物、底栖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因子在海岸带地区的分布特征、对海岸泥沙运动的贡献及其作用方式.目前,生物作用对海岸泥沙运动影响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大多为宏观层面的定性成果,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海岸泥沙与生物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泥沙运动及地貌演变预测模型的建立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 龚政陈欣迪周曾周曾陈雪余锡平陈雪
- 关键词:海岸带底栖动物
- 微生物EPS-泥沙底床床面变形与有机质埋藏特性研究
- 2025年
- 微生物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广泛分布于沉积物表层,然而,低浓度EPS对沙床的床面形态与侵蚀情况及沙纹发育反作用于生物黏质埋藏的影响不明。水槽实验研究表明,沙床表层EPS含量显著影响床面的发育速率和冲刷总量,该影响随EPS浓度变化呈非线性。低浓度(0.005%)EPS抑制沙纹发育尺度,但加剧沙床整体冲刷(冲刷量提高38%);高浓度EPS生物稳定作用凸显,大幅抑制沙纹发育与床面冲刷(EPS浓度达0.1%时,冲刷量降低92%)。同时,低浓度(0.005%、0.02%)EPS沙床沙纹发育与输移过程会对后方表层的有机质产生稳定掩埋和保护作用。
- 余扬周吉童幸子周荪瑞年泽民陈欣迪
- 关键词:EPS生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