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雄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呼吸
  • 2篇新生儿呼吸窘...
  • 2篇新生儿呼吸窘...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品管圈
  • 2篇综合征
  • 2篇窘迫综合征
  • 2篇呼吸窘迫
  • 2篇呼吸窘迫综合...
  • 2篇产儿
  • 1篇袋鼠式护理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意外脱管
  • 1篇婴儿
  • 1篇诊疗
  • 1篇置胃管
  • 1篇神经行为
  • 1篇实习护生

机构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高雄
  • 3篇张先红
  • 3篇申玉洁
  • 2篇何莎莎
  • 2篇范娟
  • 1篇李广红
  • 1篇李晓文
  • 1篇李禄全
  • 1篇赵文静
  • 1篇刘艳
  • 1篇史源
  • 1篇吴序华
  • 1篇王丽
  • 1篇周梅
  • 1篇刘艳
  • 1篇黄静
  • 1篇谢佳

传媒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医学教育管理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生儿双向转诊流程的构建及下行转诊的初步运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该中心于2019年启动新生儿双向转诊工作,旨在构建新生儿双向转诊的规章流程,为新生儿双向转诊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制订新生儿双向转诊制度、流程,拟定适合转诊患儿的范围,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细化具体流程,保障患儿转诊中和转诊后的安全及后续同质化治疗。结果建立了有效的新生儿双向转诊流程,以“下转”流程为例,2019年5-12月该中心共计完成57例患儿的双向转诊(下转),出院诊断排名前3位的是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交接安全率100.00%,治愈率96.49%,家属满意度99.81%。结论推行新生儿双向转诊(下转)工作可以提高转诊双方医院的救治水平和资源利用率,促进患儿更好地康复,家属满意度高。
谢佳高雄张先红史源赵文静周梅申玉洁范娟
关键词:婴儿双向转诊
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估早产儿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的相关性,为NRDS的发病机制研究及防治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元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氧化因子丙二醛(MDA)及抗氧化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NRDS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定各指标预测NRDS发病的价值。结果NRDS组脐血铜水平、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NRDS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NRDS组SOD/MDA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脐血锌、铜、SOD、MDA、SOD/MDA预测NRDS发病的AUC分别为0.728、0.917、0.627、0.780、0.824。结论脐血微量元素铜、锌水平降低及氧化/抗氧化因子失衡可能参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
黄静刘晓晨高雄李晓文李广红李禄全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微量元素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新生儿
“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探讨
2016年
“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探讨。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我院自然分娩的早产儿122例,将所选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袋鼠式护理”,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评价早产儿的神经行为;观察两组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情况以及观察记录两组早产儿的营养不良疾病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的神经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身高、体重以及头围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营养不良率为6.56%,对照组的营养不良率为18.1%,观察组的营养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早产儿的护理,采用“袋鼠式护理”能有效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体格发育,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高雄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早产儿神经行为体格发育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严格按照PDCA的步骤,通过确立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况,设定目标,分析原因,进行对策的拟定实施及检讨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率由改善前的82.50%降至改善后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活动后每个患儿在胃管使用方面成本节约了3.36元。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留置胃管的意外脱管率,减轻患儿痛苦,并能有效节约成本,避免浪费。
王丽张先红付利珍吴序华何莎莎高雄刘艳代蓉华申玉洁
关键词:品管圈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
运用品管圈方法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率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运用品管圈方法提高矫正胎龄<34周住院早产儿经口喂养率。方法:按照PDCA原则拟定改善步骤,根据现状制定目标,采用原因分析、对策方法、效果评价等程序改善住院早产儿喂养现状。结果:品管圈实施后组矫正胎龄<34周住院早产儿的经口喂养率从27.45%提高至71.15%,实施前后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实施后组圈员在自信心、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责任心、积极性、成就感、沟通协调能力、品管手法8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住院早产儿经口喂养率,减少鼻饲管喂养时间。
刘真真张先红高雄申玉洁何莎莎范娟刘艳
关键词:品管圈早产儿经口喂养
BOPPPS教学模型在实习护生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 采用BOPPPS教学模型应用于实习护生教学查房考核。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4年4月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实习护生31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时间分为试验组(n=15)和对照组(n=16)。两组制定有针对性的院科两级实习护生培养计划,采用BOPPPS教学模型,设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教学查房案例,考核实习护生教学查房能力。结果 试验组教学查房总分、教学方法得分、教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科考核方面,试验组出科技能考核、出科小讲座、出科成绩总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OPPPS教学模型设计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BOPPPS教学模型与教学查房相结合适用于实习护生培养。
刘真真高雄成晓凤董艳
关键词:实习护生教学查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