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秉昌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改性
  • 2篇乳液
  • 2篇树脂
  • 2篇树脂乳液
  • 2篇酸改性
  • 2篇氯醚
  • 2篇氯醚树脂
  • 2篇接枝
  • 2篇接枝共聚
  • 2篇共聚
  • 2篇丙烯
  • 2篇丙烯酸
  • 2篇丙烯酸改性
  • 2篇丙烯酸酯
  • 1篇型焦
  • 1篇阳离子化
  • 1篇冶金型焦
  • 1篇粘结剂
  • 1篇石油酸
  • 1篇脱酸

机构

  • 6篇陕西能源职业...
  • 2篇中国石化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咸阳职业技术...

作者

  • 6篇李秉昌
  • 2篇郭秋强
  • 1篇刘甲斌
  • 1篇李仲谨
  • 1篇赵新法
  • 1篇王芳宁

传媒

  • 2篇陕西能源职业...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涂料工业
  • 1篇当代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三种腐蚀管道剩余强度评定准则解析
2015年
为了分析对比三种腐蚀管道剩余强度计算准则,通过对ASME B31G-1984准则、ASME B31G-2009准则以及RSTRENG准则进行介绍,对比其计算管道剩余强度的异同点,并对一组腐蚀管道数据进行计算,对比计算结果。得出ASME B31G-2009准则一级评价最为保守,ASME B31G-1984准则保守性次之,RSTRENG准则保守性最低。
刘甲斌冯格李秉昌
半焦粉末制备冶金型焦粘结剂的选择
2011年
介绍了神木废弃半焦粉生产冶金型焦过程中的无机、有机以及复合粘结剂,研究了粘结剂配方与型焦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的加入可以保证型焦的冷态强度,使用聚乙烯醇和水玻璃复合粘结剂效果最佳,其冷态、热态抗压强度可达7.56MPa和3.98MPa。
李秉昌
关键词:型焦粘结剂
高酸原油催化脱酸效果试验研究
2013年
对高酸原油的催化脱酸效果进行了试验,分别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脱酸效果,不同空速下的脱酸效果,不同催化剂下的脱酸效果以及不同种类的有机酸的脱酸效果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可知Mg对于催化剂的脱酸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浸镁的ML-16B催化剂效果明显高于不浸镁的催化剂,且脱酸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重时空速方面,当空速低于18 h-1时,如果继续降低空速不但不能有效的提高脱酸率还会增加脱酸成本;比较了不同酸种类的脱酸效果可以发现,有机酸的碳链越长,脱酸效果越差。
王芳宁李秉昌
关键词:高酸原油石油酸
丙烯酸改性氯醚树脂乳液的合成及其性能
2011年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混合单体,与氯醚树脂(VC—IBVEs)进行接枝共聚。将反应产物与三乙胺(TEA)中和成盐,得到水性丙烯酸改性氯醚树脂乳液。研究了丙烯酸类单体总用量以及混合单体中丙烯酸(AA)和丙烯酸丁酯(BA)的含量对改性树脂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类单体总用量为50%,且混合单体中丙烯酸(AA)和丙烯酸丁酯(BA)的含量分别为9%~11%和40%时,制得的改性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盐水性和优异的附着力。
李秉昌郭秋强
关键词:氯醚树脂丙烯酸酯接枝共聚乳液
丙烯酸改性氯醚树脂乳液的合成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混合单体,与氯醚树脂(VC-IBVE)进行接枝共聚;用中和剂三乙胺(TEA)与接枝反应产物中和成盐,得到水性丙烯酸改性氯醚树脂乳液。讨论了引发剂浓度对该体系接枝率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丙烯酸类单体用量以及混合单体中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的含量对改性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类单体用量为50%,混合单体中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的含量分别为9%~11%和40%时,制得的改性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盐水性和优异的附着力。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TEM)了此改性乳液。
李秉昌郭秋强
关键词:氯醚树脂丙烯酸酯接枝共聚乳液
交联淀粉微球的阳离子化改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醚化剂与交联淀粉微球CSMs反应制备阳离子淀粉微球,探讨影响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因素,用FT-IR、SEM、XRD、DSC对产物进行表征。阳离子淀粉微球保持了CSMs的圆整形态,但粒径略有增大,分散性能更好。醚化反应进一步破坏了淀粉分子间的氢键作用,阳离子淀粉微球结晶度更加降低,孔隙度变得更大。
李秉昌赵新法李仲谨
关键词: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