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硕

作品数:31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文化科学
  • 17篇哲学宗教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心理
  • 6篇中介
  • 5篇心理学
  • 5篇进化
  • 4篇大学生
  • 4篇中介作用
  • 4篇旁观
  • 4篇旁观者
  • 4篇欺凌
  • 4篇校园
  • 4篇理学
  • 4篇进化心理学
  • 4篇初中生
  • 3篇心理机制
  • 3篇心理韧性
  • 3篇责任心
  • 3篇生命
  • 3篇生命意义
  • 3篇生命意义感
  • 3篇青少年

机构

  • 30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30篇杨硕
  • 5篇刘芳
  • 3篇张野
  • 2篇于涛
  • 1篇周铁民

传媒

  • 5篇青春期健康
  • 3篇教育科学研究
  • 3篇心理学进展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科学之友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校医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辽宁教育行政...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校园心理
  • 1篇晋城职业技术...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 1篇教育生物学杂...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 6篇2025
  • 7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童年期心理虐待与旁观者保护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童年期心理虐待与旁观者保护行为的关系,以及共情和师生关系在两者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旁观者保护行为问卷、基本共情量表和初中生师生关系调查问卷对807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心理虐待负向预测旁观者保护行为和共情(β=-0.23,-0.54;P<0.001);共情与旁观者保护行为呈正相关(β=0.51,P<0.001);共情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和旁观者保护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28,P<0.001);师生关系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对旁观者保护行为这一中介过程的前半段路径发挥保护性调节作用(β=0.23,P<0.001),师生关系较好时,童年期心理虐待对共情的影响减小。结论:共情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和旁观者保护行为中起中介作用;师生关系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和共情之间起调节作用。
杨硕王蕾刘芳
关键词:共情师生关系
大学生角色责任心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
高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成为一个社会有用之人的必要品质及能力,角色责任心与组织公民行为是彰显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表现。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大学生角色责任心问卷》、《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
杨硕张颖
关键词: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
文献传递
大学生角色责任心 组织公民行为 心理契约之间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探究大学生心理契约在大学生角色责任感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大学生角色责任心问卷》《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量表》《高职学生心理契约调查问卷》,对565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角色责任心、组织公民行为、心理契约的得分分别为(62±9)、(55±11)、(101±19)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角色责任心、组织公民行为、心理契约两两呈正相关(P<0.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契约在角色责任心与组织公民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可见,心理契约在大学生角色责任与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杨硕张颖
关键词: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心理契约
校园欺凌旁观者行为影响因素及教育措施
2025年
旁观者作为校园欺凌角色中的重要一环,其对欺凌的态度以及与欺凌者和受欺凌者之间或积极或消极的互动影响校园欺凌事件发展趋势。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事件中的表现受到个人特质、道德推脱水平、共情能力等个人因素和对校园欺凌事件的认知、在场人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行为分化,通常分为主动干预、默默观察、逃避或参与欺凌四种类型。旁观者的积极干预行为能够阻止欺凌事件的升级和恶化,消极旁观者行为助长欺凌者的气焰,使被欺凌者感到孤立无援。因此,通过梳理以往研究中影响旁观者参与或干预校园欺凌的因素,为促进消极旁观者向积极旁观者转变提供依据。针对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从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chool bullying role, bystanders’ attitudes toward bullying and their interactions, either positive or negative, with both the bully and the bullied influence school bullying trends. Bystanders’ performance in school bullying incidents is affected by personal factors such as personal traits, level of moral excuses, and empathy, as well as factors such as perceptions of school bullying incidents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present to generate behavioral differentiation, which is usually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active intervention, silent observation, avoidance, or participation in bullying. Positive bystander intervention behaviors can prevent bullying from escalating and worsening, and negative bystander behaviors contribute to the bullying and make the bullied feel isolated. Therefore, by sorting out the factors affecting bystanders’ participation or intervention in school bullying in previous studies, we provide a basis for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gative bystanders to positive bystanders. In response to the role played by bystanders in school bullying incidents, appropriate educational measures
李旭妍王蕾杨硕
关键词:影响因素
小学校园受欺负同学心理干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辽宁省某市151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个别同学在校园以及回家路上受到自己同届或者高年级同学的欺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有对受欺负者进行辱骂暴力,有对受欺负者的财物进行破坏等。对其中18名受欺负者进行自信心测评,数据显示,受欺负同学的自信心明显低于其他同学,而且课堂回答问题以及课余活动参与都明显少于其他同学。针对这些问题,对受欺负同学进行相关心理干预,在心理干预结束后对其再次进行自信心测评,并与心理干预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其中自信者和超级自信者显著增多。
杨硕黄馨慧
关键词:小学校园受欺负者心理干预
家校合作:为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24年
近几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解决此问题的两个主要抓手。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相辅相成、和谐共育。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1.考试焦虑在初中阶段,课业负担重,学业压力大,一些初中生会出现考试焦虑,如考前出现失眠多梦、频繁上厕所等情况。在长期身心疲惫、压力过重的情况下,初中生稳定情绪的能力下降、对自我的控制力减弱,很容易情绪失控,出现攻击性行为,进而形成焦虑、抑郁、无助的心理状态。
王蕾杨硕
关键词:家校合作攻击性行为情绪失控常见心理问题学业压力
如何帮助高中生克服“习得性无助”心理?
2024年
一些高中生因学业压力较大,导致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影响学业及生活。高中生正处于学习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理解并帮助青少年克服“习得性无助”,对其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就“习得性无助”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从教师视角提出相应策略。什么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人在经历了长时间无法改变的负面情境后,逐渐失去对自己行动的控制和信心,产生无助感和对未来无望的心态。这种状态下,个体相信无论他们做什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因此放弃了尝试改变或逃避困境的行为。
王蕾杨硕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无助感高中生学业压力教师视角
校园欺凌中旁观者心理体验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2年
促使校园欺凌中的旁观者从冷漠的局外人向积极的捍卫者转变,是有效阻断校园欺凌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PISA2018的调查数据,定量比较了我国内地四省市和港澳台地区初中生在校园欺凌中作为旁观者的心理体验及其影响因素。性别、自我效能感、父母情感支持、教师教学支持和校园合作感知对于各地初中生在校园欺凌中作为旁观者的心理体验均有很好的预测性。其中,父母情感支持和校园合作感知是影响旁观者心理体验的最关键因素,性别对港澳台地区初中生的心理体验影响较大,对内地四省市初中生的影响则较为微弱。上述发现为从旁观者角度入手,分地区制定减少校园欺凌发生的政策建议提供了依据。
杨硕
关键词:旁观者效应心理体验
心理测量学教学改革模式与实践被引量:1
2016年
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作为科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心理测量学教学改革模式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学生科研相结合;以网络平台和现代化手段为依托。通过增加实践测验操作课程,拓展学科发展前沿知识,渗透融合其他专业课程,调整考核模式体制,教学信息双向反馈五项措施实现教学改革实践。
杨硕
关键词:心理测量学教学改革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生命意义感:心理机制、影响因素及作用(综述)被引量:1
2024年
生命意义感问题日渐受到社会大众和多学科领域的关注,进化心理学观点认为生命意义感作为个体对生命存在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和感知,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与适应性选择、响应本能需求、社会互动与群体适应关系密切。研究通过集成当前的进化心理学理论观点和实证研究成果,从认知、情感和动机3个层面对生命意义感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解读,指出三者之间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个体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体验、行为决策和社会互动模式,并基于此进一步揭示生命意义感保护身心健康、调节人际关系的现实价值和推动人类进化、促进社会发展的进化价值,为生命意义感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新的学科视角。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内在机制、跨文化比较以及持续关注社会变迁对个体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刘芳杨硕赵永耀
关键词:生命意义感进化心理学心理机制动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